有人说,大灾大难方显记者本事;危险、刺激的地方才好施展身手。然而,《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社区,在胡同里“走街串巷”,与普通百姓交朋友。他的笔,描绘的是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反映的是普通人身边的故事。 “有事找张刚”,成为济南市民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2000年,张刚大学毕业,来到《齐鲁晚报》。报社让他跑社区,张刚便一头扎进小巷胡同里。
第一次去槐荫区五里沟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真诚地说:“我们这里很长时间没来过记者了。社区里不是没有新闻,而是没有记者。”在振兴街社区,老主任韩大妈亲切地拉着他的手:“以后可要常往这里跑,往居民家里跑啊。”
从此,一辆自行车,一张地图,一瓶矿泉水,成了张刚的基本装备。他所跑的槐荫区,有12个街道办事处,100多个居委会。张刚每天早晨6时起床,到宣传部了解情况后就往小区里跑。有时半天就能跑两三个居委会,中午随便找个小摊吃点饭,然后又在小巷子里转。
对采访对象,除工作之外,张刚还倾注了独特的个人感情。几年前,振兴街社区居民赵俊英的丈夫因车祸瘫痪在床,成了植物人。赵俊英辞去工作,一边伺候丈夫,一边靠卖包子维持生计。在她的照料下,丈夫的思维能力一天天恢复,身体也逐渐好转。经过一次采访,以后张刚每次路过赵俊英家门口,都要去看望一下她丈夫,陪他聊聊天,帮助他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活动能力。
越是深入社区,张刚对普通百姓倾注的感情越深。一次,张刚采访被烧成重伤的一对父女,当时天桥区药山办事处正在组织居民捐款,张刚在病房里待了整整一中午,与伤员一家聊天,寻找能打动人的细节。下午3点多钟,办事处领导将1万多元捐款送到病房时,伤者家属中70多岁的老奶奶“扑通”跪倒在地,捐款撒了一地,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张刚感动不已,扶起老人时,“阳光照在救命钱上”几个词随即闪现在脑海里。文章见报后,引起较大反响,一位外省老中医用治疗烧伤的秘方无偿救治了这家人。
长期和老百姓心贴心,使张刚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也多了一份深沉。有一年8月份,正是济南市节水保泉的关键时刻,当其他记者眼睛盯着关闭自备井、引入黄河水时,张刚在社区里发现了建筑抽水黑洞这一问题,专题报道发出后引起很大反响。山东省委一位老同志特地给张刚打电话,赞扬这是节水保泉文章里最有深度的一篇。
随着市民对张刚信任度的增加,报社于2002年推出“张刚在您身边”专栏,这是山东新闻界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开设的新闻专栏。2003年1月,张刚当选济南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有事找张刚”,在济南百姓中流传开来。
谈到跑社区的体会时,张刚说:“发生在老百姓身边有意思的新闻故事,每天都有很多。记者沉下去,一定就会有好新闻。”
新华社济南11月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