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区域性“块状经济”格局中,地处浙中的金华永康市因五金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顺畅的物流网络、突出的产业特色以及良好的工业环境使永康经济开发区在浙江众多的特色工业园中渐领风骚。
特色五金产业铸就强力“引擎”
永康市五金文化源远流长,自宋朝开始就有“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美誉。 目前,永康已经成为全国防盗门、电动工具、农机产品、不锈钢制品、电动滑板车、衡器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开放、后劲在科技”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然形成。依托以五金机械为主的工业经济带动,永康在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居第46位,并入围2006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排行榜。
“永康经济开发区已经成为托起当地支柱产业的强力引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朱长林介绍说,该开发区前身为永康市五金科技工业园,2002年8月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10平方公里的园区开发建设。
目前,永康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浙江20个重点示范工业园中最大的产业特色工业园,浙江中部上规模上档次的示范性工业区、科技区。据统计,开发区现已累计引进入园企业208家,聚集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电动车、汽摩配、防盗门、小家电及厨具、有色金属压延等八大类五金行业企业。其中全国行业龙头企业9家,“国字号”大型集团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第二产业就业人数3万多人。开发区现有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浙江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8个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以及116项专利。2005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工商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27%。2002年11月,永康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乡镇企业科技园区,2005年度获金华市开发区(园区)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招商环境软件硬件“两手抓”
开发区竞争加剧,促使永康经济开发区从软件、硬件上“两手抓”,着力为企业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管委会主任朱长林表示,永康经济开发区高起点规划设计“一心”(开发区中心区,是今后城市副中心)、“双轴”(沿两条溪流形成生态轴和景观轴)、“四区”(两片居住生活区和两片工业区,专设外商投资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布局。目前,区内主骨架基础路网系统初步形成,12米宽以上道路呈网状分布,30米~42米宽骨干道路纵横交错;各种管线设施铺设到位,全面实现了“七通”;区内有220kV变电所一座,日产20万吨的南山水厂已投入使用;500多亩水库、水塘和2000多亩山林原样保留。同时,开发区独具特色的承包式外来人口管理模式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商业、金融、保险、科研等单位一应俱全,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
软件方面,永康经济开发区制订科学的招商标准,层层筛选入园企业,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壮大企业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一是认证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认证咨询,帮助联系认证渠道;二是标准服务,即跟踪区内企业新产品动态,提供标准制定甚至备案的一条龙服务;三是检测服务,省、市质监检测中心等在园区内设有相关检测项目;四是计量服务,即提供计量管理咨询服务,提高企业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周检率;五是名牌培育,即发挥各级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重点培育区优势,落实定向申报争目录、定点培育争上榜、定人服务争成果的“三定”培育措施。
目标打造开发区核心竞争力
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梦想的永康经济开发区,“十一五”目标是打造新型产业区。根据规划,未来5年,该区将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五金产业制造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标准中心,进一步提升五金产业的集群优势和竞争力,增强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优势,形成具有集群化、集约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特征的新型产业区。
这些宏大目标转化为直观的数字是:到2010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亿元,工业总产值240.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出口交货值力争达到75.5亿元,年均递增20%;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2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6.41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产业发展上,继续做精做强电动工具、防盗门、金属材料等传统五金领域,积极发展模具模型、机电一体化等新领域,重点培育和加快汽车整车制造和配件行业发展。到2010年,力争汽车制造及配件业产值占开发区工业产值20%左右;重点吸引、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到2010年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5家,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0家,2家~3家企业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上市。
同时,开发区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地位不断提高,年均增速30%以上;形成永康知名品牌群体,创建中国名牌产品2个~3个,行业知名品牌7-9个,省级名牌7-9个。园区标准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推广国际绿色标准,全面实行清洁生产,推广社会责任标准,实行人性化管理。到2010年,五金领域所有企业完成上网工作,95%以上企业建立网站,50%以上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运营和管理。以开发区中心服务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金融、商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还提出“民生指标”:到2010年,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56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参保率达到80%,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
锐意创新的永康经济开发区已经发力。近日,总投资2.36亿元的浙江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落户该开发区,并与“铁牛”、“星月”、“王力”等区内龙头企业签订了研发机构建设协议书,为众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链接
浙中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
浙中地区的发展曾因交通受到阻碍,如今,甬(宁波)金(华)高速、金(华)丽(水)温(州)高速、浙赣铁路电气化等交通设施建设已陆续完成,金华港口开发已经启动,浙江省政府正积极推进浙中城市群城际通道的建设。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浙中金华将一跃成为新的交通枢纽。
永康经济开发区正处于浙中的黄金走廊上。该园区距杭州200公里、上海350公里、温州200公里,距宁波北仑港200公里,距义乌机场60公里,境内有金温铁路,杭金衢、金丽温等高速公路贯穿,接受长三角经济圈的辐射。
另外,开发区与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中国科技五金城相接,距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商贸城仅60公里,物流网络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