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透露:国家正酝酿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希望借此吸引优秀贫困大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储备骨干教师资源。但据透露,免费生要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协议将对其未来就业进行约束,确保他们能留在教育岗位上。 (10月25日《新京报》)
相信免收学费的消息对很多优秀贫困生是个“福音”,教育部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生和学校间签订就业协议、对培养对象就业的约束,无非是想把享受“免费午餐”的学生纳入“定向培养”、“定向招生”的范畴。笔者担心,这样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会不会倒退到计划经济时代“分配”的窠臼中去?
在毕业生们自主掌握就业权的时代,重施“定向培养”、“定向招生”计划值得探讨。尽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些大学生未来是否满意学校的“分配”、毕业时会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均未可知。因为有限制的就业无疑剥夺了他们的身份自由、职业选择、地域确认等诸多权利,而这些权利何时被归还、以什么方式归还、原先签订的协议会不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矛盾、毕业生若不履行协议将受何种惩罚等,都有待细想和计划。
其实,教育界并不真正缺乏优秀的教师资源。优秀教师的流失,固然和社会整体浮躁、教师职业缺乏必要而严格的限定等原因有关,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教师职业缺乏足够吸引力。这包括职业稳定性的缺乏、身份认同感丧失、职业压力及工作强度巨大,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整个社会职业中相对微薄的收入。一个例证,笔者的大学同学大多在远离大城市的中学教书,他们每周上六天半课,做班主任的每天早晨5:30起床,晚上11:00后睡觉。即便如此,月收入也就800元左右。因为没有“编制”,他们还有强烈的危机感。如果类似状况持续下去,教师职业如何吸引毕业生?又如何留住优质教师资源呢?
所以笔者认为,“免收学费”即便成真也只能是权益之计,“进步”还是“倒退”也有待验证。而稳固已有优质教师资源,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才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