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阎崇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的常客;唐浩明,知名历史小说作家,晚清人物三部曲《曾国藩》、《张之洞》、《杨度》销量数以百万计,其作品掀起的曾国藩热历经10多年不衰。两位深受历史爱好者欢迎的大师,昨天(4日)第一次坐在了同一个讲台上--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演播大厅举行的“在历史的天空下”专题对话,阎崇年和唐浩明在深圳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王海东的串联下观历史风云,叹明清兴衰,在谈笑风生之中拉开了2006深圳读书论坛的帷幕。
由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全程冠名赞助的第7届深圳读书月之《农行金钥匙·读书论坛》八场论坛中的首场《在历史的天空下》于11月4日下午2:30在广电集团1800电视演播厅拉开序幕。谈笑间纵览三百年风云历史,300多人零距离感受到了大师们的风范。 开场初次同台,互赠高帽
主持人:二位这次在深圳同台开讲,应该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吧?
阎崇年:是第一次同台,但已经是第三次见面了。第一次见面是1997年在台湾的一个学术交流活动上。
唐浩明:那一次,我对阎先生的印象是非常年轻、英俊。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他作为祖国大陆的学者到台湾去讲学,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荣耀。
阎崇年:那时我只是在学术圈有点名气,可是唐先生已经非常有名了,我那时就对唐先生就非常崇敬。 农行领导为两位大师赠送VIP卡
论道成大事必须做到四合
明为何亡,清为何兴,为什么有的历史人物能成功?阎崇年拿出了自己的观点:成大事者要做到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主持人:阎崇年先生有一个很有名的论断,就是四合,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成功的话,要天合、地合、人合、已合。唐先生觉得如何?
唐浩明:阎先生说得很好。比如说天合,如果没有当时的战争,也就没有曾国藩组建湘军。地合,本来当时曾国藩在北京做官,没有他什么事,他母亲去世,他必须回湖南老家奔丧。人合,曾国藩很注重网罗人才;己合,曾国藩身体很不好,30岁就大出血35岁的时候得了牛皮癣,40岁得了神经衰弱症;在战场上屡次受挫,但是他坚持了下来,迎来了转机。
阎崇年:综观历史人物,成功的人是少数,失败的人是多数。为什么?很多人就是因为做不到己合。比如皇太极,天合、地合、人合都有,就是一点,脾气大、心眼小。一个爱妃死了,就不上朝,连着7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不久就病了。结果52岁就死了。如果他心胸豁达一些,做到己合,坐在紫禁城的不就是皇太极了吗?哪能轮到他儿子顺治!
辩白
阎崇年不是满族
阎崇年有一个烦恼:因为他研究清史,老是有人把他当做满族人。让他感到尴尬的是,对话的主持人也把他当成了满人。他随即郑重声明,自己是汉族人,并非满族。
主持人:阎先生是满族人,是不是因为这一点对清朝非常感兴趣?
阎崇年:我不是满族人,也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有人问你为什么要研究满学呢?很多优秀的日本、美国学者都研究满学,北欧瑞典、芬兰的学者研究满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不分民族、国别都可以。
学历史不是为了学权术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写历史是为了通古今之变,可是这句话最近被有些人理解歪了。很多人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帝王将相的谋略、权术,希望把这些智慧运用到生活、工作之中。阎、唐二位大师对这种倾向十分忧虑。
主持人:现在我们去书店看书,能看到这样的书:《雍正教你大智慧》,《乾隆教你勾心斗角》。有人说中国人关注历史,主要是看历史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两位同意吗?
阎崇年: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亿万劳动人民创造的,有丰富的历史智慧、经验、教训,这是历史的主流。看历史,一是求知,通过历史获得知识,二是求真,探求历史本来面目,三是求力,希望从历史中找到激励自己前进的力量,四是求鉴,通过这些历史找到经验,五是求悦,在历史中愉悦身心。
唐浩明:我曾经对我自己的历史小说创作提出八个字: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历史是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文明,我们只能敬畏,而不能亵渎,这是一种基本的态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