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上电视》是兰州电视台的一档品牌节目,每周五期。节目早期定位便是:“接受投诉,解决问题,宣传政策,提供咨询,解疑释惑,锻炼干部”。截至10月底,节目共播出318期,接受投诉6893多件,解决解答问题5232件,投诉解决解答率达76%。 (据11月7日《中国青年报》)
“一把手”上电视,镜头之下,热线之中,政务与民生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把办公桌搬上屏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个好办法。
镜头之下,为官者必然要努力把自己和自己所在的部门表现得充满效率,有投诉马上就办,有不平马上就铲,屏幕上的效率绝对要高于日常办公的效率,演播间的灯光之下,大家都很注意。在演播间之外,官员们也会注意自己所在部门的形象,努力要求别在电视上显得太“难看”。
尽管有几分人治的色彩,但在法治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马上就办”的舆论监督力量依然显示着难得的作用。我们的社会目前还缺少特别有效的表达机制,在利益诉求的矛盾之上,屏幕给了一个美丽的“出口儿”,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个时段的办实事总比没有这个“出口儿”好。
通过报道,我暂时还不能判断《“一把手”上电视》是录播还是直播,如果是录播,还是希望不要出现“这骨碌掐了别播”的幕后修饰,保留原生态的场景应该更能够让群众信任,也更能够激发民众的倾诉热情。还有千万别出现“彩排”的景观,如果是预先安排好的“托儿”在提问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那就太没意思了。如果从更理想化的角度看,阳光下总比灯光下更好。也就是说,让日常的“一把手”工作都能够受群众的监督,总比一个时间段下的演播间的灯光之下更有力度更具有广泛性。
法治化是最终的阳光,阳光才是最好的杀毒剂。敞开大门敞开心扉,随时随地能够让群众的眼睛看到,以法治的姿态约束一把手、二把手及至所有的公务员,是为理想的目标。◎欧恩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