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干臣,1900年出生于安徽省英山县(今属湖北省),1923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5月,彭干臣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1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作战,因战功显赫升任营党代表。 10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与朱德等同班。
1926年秋,彭干臣奉命提前结业回国,加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0月独立团扩编成立第二十四师,彭干臣任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代理武昌卫戍司令。
南昌起义第二天,彭干臣被任命为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兼卫戍司令。1929年8月,彭干臣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夏被调回上海,协助周恩来领导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并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春,彭干臣奉中央指示到闽浙赣苏区,先后任红十军参谋处长、新十军参谋长,参与指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参加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于浙赣、皖赣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1935年1月中旬,在上饶、德兴间怀玉山地区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5岁。(姜铁军、程永亮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