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建筑在给社会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安危构成威胁,中外均有教训。
例1:加拿大魁北克大桥断塌。美国著名设计师特奥多罗·库帕为加拿大魁北克市设计了一座大桥,自称“最佳、最省、最长”,却忽略了对桥梁承载力的精确计算,桥长度从500米加到600米,就在大桥即将完工的1907年8月29日,1.9万吨钢梁桥面连同86名建桥工人落入水中,死亡75人。
例2:美国堪萨斯城饭店空中廊道倒塌。1981年7月17日,堪萨斯城的海厄特·里真斯饭店的玻璃大厅聚集了1500人狂欢,大厅上的三条空中走廊上都站满了人。忽然,空中走廊的横梁断裂,砸在人群头上,立即造成113人死亡,200多人重伤,这是一起设计和管理失误酿成的悲剧。
例3:中国湖南沅江办公楼崩倒塌。1987年9月14日,沅江县建委新建的三层办公楼轰然崩倒,顷刻间造成40人死亡。建筑业主管单位竟然违反规定边施工边设计,施工队还偷工减料,大大降低柱子的安全系数,导致灾难发生。
建筑安全及耐久寿命,极有赖于建筑全寿命的安全管理。所谓全寿命安全,是泛指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及其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各环节的安全控制,指导思想是强化工程的“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政府在建设中的绝对安全责任与监管。具体如下:
其一,安全设计是关键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现代建筑面临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多重风险,社区与居家安全是防御重点。以下建筑物事故原因尤不可忽视:建筑物选址未经安全风险评价,土质不好、有地质灾害威胁;建筑物承载力测算不准、结构选择不科学,易发生事故;建筑设计与建材选用脱节,或不熟悉作法,或建材本身不合乎质量标准等;为此必须在设计阶段充分对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风险作出“成灾后果”评估,从而确保设计过程的本质安全度。
其二,安全施工是根本。据统计,1994年至2004年我国因建筑施工事故死亡15128人,平均每年死亡1375人,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英国的“建筑业反思”报告中,估计建筑安全事故损失已占项目总成本的3%至6%;在美国这项损失为6.5%,在我国香港则为8.5%。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是强化业主、工程承包、风险管理机构等多方制衡关系,其主要做法是:编制施工过程风险节点控制程序,收集并发现施工不安全事件的萌芽,提出改进措施及预警方案。调查发现,人为差错是造成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三,加强建筑安全设计及施工环节的安全监理与控制。
其四,建立新的可持续的安全观。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