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本报以《威宁土豆贴
云南
品牌出口》为题,报道了我省威宁自治县土豆被
云南
客商收购后“贴牌”出口到泰国的情况。报道引起了省里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
我省有多少农产品被“贴牌”出口?为何我们自己不能直接出口?农民在农产品的出口上能否获得更多利益?如何建立我们自己的出口通道?带着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又采访了有关部门及一些客商。今日起,本报将刊发记者采写的《
贵州
农产品出口困局解析》系列报道。
威宁土豆因质优味好而被云南客商看中,并将其贴上云南的标签出口到东南亚获取丰厚利润,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领导及部门关注,记者随后对我省农产品出口情况进行了采访,并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在我省,威宁土豆并非独一无二的被“贴牌”出口的农产品。
优良品质引来客商
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使贵州形成了一批特色农副产品,如烟、酒、茶、中药材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大一部分农产品都是被省外企业“贴牌”出口。省农业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贴牌”出口的农产品中,我省的茶叶是一个典型。虽然我省是一个产茶大省,而且茶叶的品质也非常好,但由于没有创立过硬的品牌,经常被省外一些经销商利用。特别是前几年,我省梵净山、湄潭、晴隆等地的茶叶,被外地经销商收购后,制成省外的一些名牌“中国名茶”,以高于产地收购价10倍左右的价格出口。除了茶叶之外,辣椒、番茄、黄瓜等农产品,因品质好,也很受外地客商的青睐,被他们“贴牌”出口。据贵阳市蔬菜办统计,截止到8月31日,该市今年外销“黔山牌”蔬菜达24.32万吨。蔬菜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些外销蔬菜中的番茄、黄瓜等品种,很多都被运到广东等地后,再换上当地的包装,出口到东南亚等地。
“贴牌”出口价格翻倍
日前,在白云区摆茅延晚番茄基地收购番茄的一位广东蔬菜商告诉记者,他从事蔬菜经销有10多年了,去年得知贵阳的番茄品质比较好,便到贵阳来坐镇收购。他们的收购价是每斤0.25元到0.3元,运到广州后,便可以以每斤0.5至0.8元的价格转手出去,除去运输等成本,每斤至少可以获利0.1元。在番茄上市高峰期,他每天都要收购一车(20吨)番茄运到广州,每天便可以获利4000元以上。这位蔬菜商告诉记者,这还只是卖给广东当地的收入,他们一般都是运过去后经过分拣,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像贵阳的这种番茄,在广州经过简单的包装后,标成广州的牌子,卖到俄罗斯,价格一般都在每斤2至3元之间,除去所有的成本,每斤可以获利1.5元甚至更多。大方县一辣椒经销商称,该公司是专门负责大方辣椒出口的,但他们也只能依靠深圳的公司,才能将辣椒出口到国外。
“贴牌”出口起于何时
有关人士介绍,我省农产品被“贴牌”出口的历史大概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出口制度变为自营出口以后,零散地出现了“贴牌”出口的现象。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农产品“贴牌”出口开始大量出现。到了2000年,外贸体制改革,省内企业无法完成出口,只能依赖外地企业“贴牌”,便形成了农产品“贴牌”出口的高峰期。现在,贵州的农产品被外地“贴牌”出口几乎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处处长张军生告诉记者,出口的蔬菜在菜地的生长期时,就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最终要达到种子、化肥、田间管理、采摘、包装等“五统一”标准,因此蔬菜基地必须在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在2001年以前,我省共有七八个临时蔬菜基地经过申报备案,而这些备案的基地早已过期了。此后,该部门就未接到过蔬菜基地的报检备案,而基地没有报检,也就没有出口的资格。是不是没有出口的资格就没有出口的产品呢?张军生说,2001年以后,我省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大多依靠内贸来完成,经过中间商收购以后,再通过口岸出口。也就是像威宁土豆一样,到外国之后就变成了其它省份牌子的产品。
贵州
到底有多少农产品通过外省“贴牌”出口,这是一个无法准确掌握的数据,但有关人士估计,我省每年至少有上亿元的农产品成为省外一些企业创汇的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