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报记者 魏晓东
撕开封口拉线,拍了拍烟盒,廖礼光递过来一支5元一包的“朝天门”香烟,而后告诉记者,平时,自己抽的烟很便宜。
5年前,廖礼光一家搬进了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桥社区137号1单元2号———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拆迁安置房。
没有一件像样家具的屋子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由于采光不好,客厅的吊灯依然开着;玉兰花型吊灯有6个灯头,但出于节约,只装了一个25瓦的节能灯泡。一张老式的饭桌上摆放着中午没吃完的两样菜:一盘干煸四季豆、一盘小葱炒豆腐。
“朝天门”燃起的袅袅烟雾在屋子里弥散开来。面对记者,廖礼光开启了尘封的记忆……
弹花社的时光
“在弹花社的那段时光,真的很难忘记。”廖礼光说道。
1971年春天,16岁的廖礼光在母亲去世后“顶替”到了北碚区天生街道办的一家大集体企业———弹花社,成了一名学徒工。为干妈按摩。通讯员 秦廷富 摄
幸福的一家。 通讯员 秦廷富 摄
“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全靠赵明芳老师一手一脚地教我。”廖礼光回忆道,“在赵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就从学徒工转了正,月工资从16.5元增到了38.5元。”
“弹花工身上都要背着一张10多公斤的弓,弹棉花时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沾取棉花,把棉花弹松软,再整成形。那‘嘭得嘭、嘭得嘭’的声音就是由它发出来的。棉花弹好后,再经过压、磨等工序,一床暖暖的棉被就‘诞生’了。”廖礼光说,“加工旧棉花粉尘非常大,对人体特别是肺部的影响尤为严重。”
那时,廖礼光经常饱一顿、饿一顿。为此,赵明芳看在眼里,痛在心头。“赵老师每天都给我带一份她自己做的红烧血旺。”廖礼光说,“其实她家也不宽裕。”
长廖礼光30岁的赵明芳没有子女,在天府煤矿当工人的丈夫李海荣由于常年在井下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和气管炎。
1976年,由于弹花社不景气,55岁的赵明芳下岗了。一年后,李海荣也在单位办理了病退。“赵老师像妈妈一样地关心我,我不能不管他们。”从此以后,廖礼光担负起了照顾赵明芳夫妻的重任。
由于病情加剧,李海荣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每一次,廖礼光都要去送饭、守护。1986年,重病中的李海荣呼唤着廖礼光的名字,安祥地走了。其后,廖礼光夫妻俩把李海荣的骨灰送回了四川省岳池县老家安葬。
离开工厂的日子
1982年,弹花社与另外一家企业合并成为重庆缙亚仪表厂。廖礼光先后担任过车工、外勤,后来升任为车间主任。
“抽烟就是当时在仪表厂跑外勤的时候学会的,因为要求人办事,身上不装烟总感到别扭。”廖礼光说,“抽烟不是个好习惯,既伤身体,又花钱。最近,我打算把烟戒掉。”
虽然廖礼光很卖力地工作,但是由于产品老化,仪表厂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1994年,廖礼光下岗了。
“每个月只有50元的生活费。”廖礼光说,“那一阵子,人特别消沉。”
3个月后,廖礼光应聘到一家燃气热水器厂做推销,月薪为600元。但这家企业很快便倒闭了。其后,廖礼光先后做过保险,经营过小杂货店,但都以失败告终。
2001年,在北碚针纺厂当工人的妻子张琳也下岗了。“那天晚上,我们两口子痛哭了一场。”廖礼光说,“那段时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妻子350元的生活费加上我的50元,每月全家仅有400元。”
当年下半年,廖礼光夫妇尝试着做家政———打扫清洁。由于手脚勤快,服务态度好,“夫妻店”很快有了稳定的客源。
“现在,我们有5家较为稳定的顾客,每家每月做4次,每次收费100元。”廖礼光说,“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说为啥去做这脏活、累活。我觉得,只要是正当劳动,啥都可以做!”
20年苦乐“亲情”
结婚21年来,廖礼光夫妇俩基本上没有在外面“下过馆子”。然而,今年5月14日,他们却在北碚区缙云酒家花了1200元钱摆了3桌酒席。
酒席是为赵明芳老人80岁的生日特意举办的。“干妈这一辈子不容易,我们做儿女的,尽孝心是理所当然的。”廖礼光说。
1988年,李海荣去世后,廖礼光为了更好地照顾无依无靠的赵明芳,就认老人为干妈。老人体弱多病,行动困难,夫妻俩买来供老人坐着解便的木椅;老人经常腰酸腿痛,他们专门去商场买了理疗锤,每晚轮流为老人捶背;干妈喜欢吃八宝粥,张琳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为老人熬粥……
20年春去秋来,廖礼光夫妇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赵明芳老人,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日子,都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去年9月的一天凌晨,熟睡中的廖礼光夫妇被一阵痛苦的呻吟声惊醒。原来,睡在另一间卧房的干妈脸色苍白,正发着高烧。
夫妻俩见状,迅速把老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夫妻俩轮流为老人送饭、守护,甚至喂饭、倒大小便。同病房的一名大妈感动地对赵明芳老人说道,“老人家,你好福气呀,有这么好的儿子和媳妇!”老人听后,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有的人下了岗,总喜欢怨这怨那。但我觉得,一个人,有手有脚,只要勤快,就会有饭吃,有衣穿……”这是廖礼光日记中的一段话。虽然文化不高,每天又要为生计奔忙,但记日记却是廖礼光雷打不动的一个老习惯。
心若在梦就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在对廖礼光夫妇的采访中,刘欢演唱的这首“从头再来”的旋律一次次在脑海里响起。
廖礼光、张琳,一对普通的下岗职工,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可能不会有壮怀激烈、跌宕起伏的华美乐章,他们需要通过起早贪黑,付出极大的艰辛才能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存。
在我们这座城市中,他们被称之为“困难群体”。也是最需要关爱的群体。然而,廖礼光一家从没有吃过“低保”。对此,他说:“总想着依靠政府,人会变懒。”没有抱怨、没有沉沦,下岗后的廖礼光夫妇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证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10年来,廖礼光夫妇基本上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置过一件新家具,就连接受采访时专门穿上的白衬衣也是哥哥送的。然而,他们却用省吃俭用的钱无私地帮助一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两代下岗职工,组成一个特殊而又温暖的家庭。他们患难与共,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真爱。
其实,廖礼光并不孤单。今年以来,他所居住的北碚区天生街道通过设立“爱心超市”、“爱心医疗”、“爱心银行”,把一点一滴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手中,从而构建起了一道和谐与共的风景线。
“缩小收入差别”、“促进充分就业”、“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这些美好蓝图需要我们每个人奉献一份光和热。
廖礼光夫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