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7日电 2006年11月06日出版的计算机世界报的B8、B9两版发表了题为《建三江北大荒迈向数字农业》的文章,全文如下:
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区是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的典型代表,经济条件相对富足、农场土地集中管理为农场实现整体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手段。 他们在利用信息化手段装备农业生产技能方面颇有建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系统及农业专家系统等,充分展现了迈向“数字农业”的坚实步伐。
进入建三江农垦区,一望无际的金黄色万亩水稻田跃入记者的眼帘。这里没有村庄的袅袅炊烟,十几公里见不到一个人,挺立在田边的大型收割机预示着秋收的到来。同行的垦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获时,田里的机械比现场的人还要多。最近,垦区引进了美国凯斯公司的大型收割机,装备着3S(GPS全球定位、GIS地理信息和RS卫星遥感)系统,收获时采集作物产量的地理分布信息,等到明年播种时,再通过卫星(GPS全球定位系统)读取GIS地理信息指挥播种机进行定点变量施肥、变量播种,不同地段的播种量和施肥是不同的。同样有着3S系统的施肥和灌溉机械也能实现这样的“精确农业”。
三江平原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黑龙江省农垦局建三江分局所辖国有农场15个,现有耕地802万亩。2006年,建三江分局被中国粮食协会授予“中国绿色米都”称号。面对这广袤的黑土地,谁曾想到50年前这里竟是一片滩涂的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王震率领10万复转官兵进军北大荒,开始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50多年来,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识青年投身这片土地,将亘古荒原变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三代人的努力下,北大荒变成了中国的大粮仓,成了现代化大规模农业的代名词。现在,北大荒正经历着再一次变革——借助信息手段实现“数字农业”。作为北大荒的窗口,建三江人正踏在“数字农业”的征途上。
“数字农业”是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各方面、各种过程的全面数字化。建立大规模农业的信息化模式,实现“数字农业”,建三江有着天然优势,经济条件相对富足,农场土地集中管理,都为农场实现整体信息化提供了有力手段。然而,有了好的基础并不能决定建三江的“数字农业”从此一路坦途,“数字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代表,更需要完善的机制和缜密的规划。
虚拟农业:管好土地
859农场第二管理区的办公室里有几部手持GPS设备,是供农户测量土地使用的。农户杜红宇拿着GPS开着拖拉机在自己承包的地里开了一圈,GPS上马上显示:距离5539.214米,面积2.9平方公里,最大速度35.95公里/小时。“以前,测量土地面积都是用百米绳,不规则的地方就测不了,只能别人说多少是多少。现在农户都能到管理区借用GPS,精确地测出土地面积。”杜红宇告诉记者,这台手持GPS还能与计算机相连接,刚才走过的地还能在计算机里显示出地图,并标上坐标和比例。
土地,是农垦最重要的资源,对农户来说,土地是一年生活的指望;而对于农场来说,土地收入则是经营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以前,由于管理制度的漏洞和科学管理手段的缺失,土地损失给农场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鸭绿河农场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鸭绿河农场所辖耕地40万亩,人口5170人,人均土地77亩,是典型的地多人少。400多块地号,每块地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每年土地流失多少,谁也不清楚,曾经有人私自开垦土地850亩,耕种了五六年都没有人发现。由于权属不清、地界不明,农场东部被抚远县鸭南乡占用的1万亩耕地,至今还没有收回来。
土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使农场痛下决心规范管理,农场政研室统一负责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为了管好农场的每一寸土地,鸭绿河农场于2004年建立了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CAD软件建立了农场的虚拟地图。鸭绿河农场组织专人对有争议的土地进行了全面核实后,将全农场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台账。2005年土地详查结束后,又对土地台账进行了及时修订和变更。
建立土地台账后,鸭绿河农场又聘请黑龙江恒信测绘公司利用CAD软件绘制了全场和各个管理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台账和土地承包合同构成了土地电子档案,三者所反映的数据和信息均保持一致。
打开《土地利用现状图》,点击180号地号,地图上马上显示出合同管理承包人是荣守田,合同时间从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1月20日,承包土地面积275.5亩,种植水稻,每亩承包费140元,应交38570元,已交19285元。而在土地台账和合同管理中,查到关于承包户荣守田的信息与地图信息准确无误。
建立电子档案同时,鸭绿河农场还理顺了土地管理机制,确定政研室和计财科是农场土地管理的核心部门,并确定了一整套规范管理过程。建立土地电子档案后,鸭绿河农场收回各类耕地2.2万亩,每年为农场挽回经济损失超过200万元,并根据对土地资源的研究和整理,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水田面积由2003年的4万亩扩大到2006年的24万亩。
与传统农业不同,土地对农场意义重大,是重要的经济来源,管理800万亩的广阔土地也对各农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建三江,信息化手段在土地方面的应用比任何地方都要活跃,鸭绿河农场的电子土地档案看似简单,它却为农场解决了困绕多年的土地顽疾。而2004年七星农场建成的优质粮食产业信息系统综合应用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则从土地管理扩展至对农作物的追踪,向以精确农业为代表的“数字农业”迈进了一大步。
2004年,我国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七星农场被确定为项目的实施单位。早在几年前,七星农场就已经开始视频系统等精确农业的尝试,有着良好的信息化基础,为了使优质粮食产业实现信息管理,2004年4月,七星农场开始尝试利用3S技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
粮食产业系统包括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能将不同的数据按不同比例、分不同的专题进行输出;粮食产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地号管理信息系统,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对耕地地籍、水利、林业、公路居民点进行信息管理。
该系统能实时跟踪农业生产,并将全场的涉农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平台,实现了农场农业管理的自动化,并为农业生产管理、合理轮作、农业档案管理等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分析,为农场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精确农业:种好土地
在七星农场的示范田里,一座座育秧大棚特别显眼,这里是农场6000亩水稻的标准化育苗基地。每年春天,农户们都把稻种拿到这里统一培育,从出苗到插秧的60天里,在水稻育秧生产基地监测系统的监测下,稻苗严格按照水稻育秧技术标准进行培育,茁壮成长的秧苗为这一年的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每个育秧大棚里,都有两个摄像头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监测到的棚内湿度和温度也会实时通过育秧基地的计算机反映到大屏幕上。出苗期间大棚内温度要控制在15摄氏度,温度升高,拥有智能控温系统的大棚会自动降温;夜间温度降低,系统会加热控温。而这一切,都会记录在监测系统内,育苗基地的工作人员说,如此严格地育苗不仅是为今年丰收打好基础,更是为日后的育种研究收集宝贵资料。
七星农场的育苗基地已经开始了“数字农业”中精确农业的探索。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郭作玉认为,作为“数字农业”的方向之一,精确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精确农业并不过分强调高产,而是主要强调效益,它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在已有863计划、793计划和攻关计划的基础上,陆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投入,在农业基础较好的京、津、沪等一些大城市郊区、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农垦企业进行试点。在建三江的七星农场,成立已有三年的研发中心在测土配方,精确施肥领域也达到了国家领先水平。
于忠仁是七星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一作业站的农户,今年他想把承包的水稻每亩产量提高到1100斤每亩,如何能科学施肥、保证产量呢?于忠仁把地里的土壤样品拿到了农场的研发中心,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想提高亩产量,并不是施肥越多越好,施肥过度,不仅会损坏庄稼,还会造成土地污染,近几年,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确施肥意识已为广大农户所接受。”七星农场研发中心主任刘成说。
测土施肥的土壤样品经过土样风干后要进行土样处理,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配液放入土样处理盒,在样品车上一次性能进行11份土样处理。处理好的土样经过搅拌并沉淀5分钟后,开始自动化进样,进样针将土壤试品送到仪器里化验,三台仪器分别化验微量元素、非金属元素和PH值。化验好的数据将通过计算机传入专家系统,按照事先定好的标准产量,系统就能马上分析出施肥配方。刘成说,以前研究中心没有网络,只能把化验结果手抄下来,再输入专家系统里分析,现在研究中心所有设备均已联网,系统能仪器化验到最后出具配方,全部在计算机里进行。
于忠仁最终拿到的《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上除了标明土壤化验结果,还清楚地写道:“应施氮纯量每亩7.22公斤、磷纯量4.82公斤、钾纯量2.52公斤等。”刘成说,以前的测土本配方只有化验结果,而没有配方施肥建议。在国家推行测土施肥前,七星农场研发中心就已经实践两年多了,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农场的专家系统,一般土壤化验三年为一个周期,他们却坚持每年化验,收集了大量的土壤资料。2009年即将在全国推行的统一专家测土施肥系统就融合了不少七星研发中心的实践经验。
精确农业把IT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代表了当今农业发展的最新水平。然而,对于我国大部分仍在贫困线挣扎的农村来说,“精确农业”似乎还是一个太遥远的字眼。作为“数字农业”的发展方向,精确农业对农村的现有基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农垦系统正以其天然基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排头兵。
首先是大规模的农业种植,在传统农村,一家能有几百亩地就算是种植大户,而在农场,承包户承包的土地多为上千亩,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葛柏林承包的土地多达9000亩。如此庞大的种植规模势必要求现代化手段,因此,农户对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的意识特别强烈。二是集中式管理,土地虽然是承包到户,农场却采用集中管理,包括:集中育秧、统一测土施肥、集中收割等。建三江农垦区是全国的大粮仓,代表了全国农业的最高水平,自然成为“数字农业”的主要基地。然而,拥有了最现代的农技手段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数字农业”,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也决不能缺少。信息服务的困惑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一个个高新信息化系统展现出一幅大规模农业作业下波澜壮阔的画卷,信息化已经与农业科技手段水乳交融。然而,用信息化武装农业生产技能并不是“数字农业”的全部,建三江农垦区需要信息化的农业技能,也需要市场化的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是连接生产与市场的纽带,在一套上下贯通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下,“数字农业”才能淋漓尽致地得到展现。
建三江农垦区是国家的大粮仓,多年来,这里的粮食从来不愁销。然而,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一直注重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农垦也开始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青龙山农场就曾吃过这样的亏:由于缺乏品种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农场的各个管理区在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上趋于雷同,生产上盲目跟风,结果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即使是调整种植结构也没有达到农户增加收入的目的。
“结构调整受挫后,农户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市场的压力,开始从原来的重科技、轻市场转变过来。”青龙山农场协会联合会秘书长刘永祥认为,垦区更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大规模农业更需要把握市场脉搏,了解市场需求,告诉农户种什么、怎么种以及如何继续种。在大多数农场仍在忙于农业技术推广时,青龙山农场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打造一套合理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了。
青龙山农场采用了以协会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体系。首先是整合多种服务资源,2005年10月,青龙山整合原来多家协会,成立青龙山协会联合会,建立起“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协会把由多家企业组成的农业服务中心纳入进来,上连市场,下连会员。到2006年,会员已经发展到1680人,覆盖整个农场的2/3。协会建立起来了,如何能让会员及时知道市场供求信息和农产品信息呢?协会自然想到了信息化,想到了计算机和网络。建三江农垦拥有自建的农垦通信专网,建三江农垦数据通信网络由垦区互联网络和垦区综合信息网络两套相互独立的网络体系构成,垦区互联网络已经覆盖建三江的所有农场,综合信息网络则为农场办公系统所用。
网络环境通畅,协会的信息服务站很快建立起来,青龙山采取以农场带作业站的运行模式,以协会网站为基本交流平台,信息服务室(站)设在作业站。场站相通、站站相通,农场和外界相通、作业站与外界相通,协会与会员相通、会员和会员相通、会员和外界相通。
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实行,青龙山已在9个作业站建立信息服务站,每个站配有五六台电脑,还有两名理事,农户查信息不能收费,聊天或者玩游戏每小时两元钱,每个信息服务站每年免费次数不得小于该站会员人数的十倍。在第六管理区第二作业站的信息服务站外挂着一块公示板,上面写着:“9月12日天气:3~17摄氏度,注意防霜冻;9月水稻价格:每公斤1.7元左右。”理事刘学伦每天都要把这样的信息写在公示牌上。
青龙山农业信息服务网站正在试运行,信息服务站建立也有半年了,秘书长刘永祥为了信息服务站跑断了腿,尝尽了酸甜苦辣。让他最为头疼的就是为这些服务站争取“合法身份”:“信息服务站是以有偿养无偿,为了办执照,我去了公安局、文化局和工商局,文化局说服务站是网吧性质,而国家规定只有拥有50台以上电脑才能批为网吧,我们一个作业站,哪里买得了这么多电脑?我都跑了四五个月了,到现在事情还没有解决。”
刘永祥很困惑:都是为了农业信息服务,农垦体制下该如何为服务站争取合法身份呢?在牡丹江市和其他省市的信息服务站建设中,主体是政府,政府建立服务站,门槛自然少很多,建三江属于国营企业,企业办服务站,条条框框就上来了。更重要的是,像青龙山这样尝试建立信息服务体系的还是“自发”行为,整个垦区尚未有专门部门规划整体信息服务体系,也不能负责协调解决此事。
农垦需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不是某一个农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集全垦区之力,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青龙山的探索为垦区打造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有效经验,而青龙山的困惑更显示出整体规划性的必要,只有在全垦区这个大平台上,信息服务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评论:数字农业需要“神聚”
在建三江,处处能感受到“数字农业”的气息,一望无际的稻田凝结了多少信息化科技尚且不说,就连生活中也能时常体验到信息化:农户在任何一个农场医院看病,在任何一个药店买药,只要凭一张医保卡就可以实现。今年建三江社保局医疗保险从以前的以农场为统筹,提升为以分局为统筹,所有的农场医院、药店实现大集中式信息化管理,每一笔账都能实时反映到社保总局的信息中心,每月由社保局和医院、药店结账。在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每一笔保单都实现了电子化,实时集中到哈尔滨总部。
从农业生产到生活,信息化弥漫在建三江的每一个角落。然而,相较于信息化百花齐放的农场而言,农垦区则显得有些寂静。到目前为止,垦区的信息化基本上是各个农场“自发”形成,垦区尚未建立起负责信息化的专门部门,也未出台关于垦区整体规划的信息化蓝图,信息化也是“分封而治”:通信局负责网络建设,科信局则主要协调农业生产中的信息建设。
“数字农业”需要“形散神聚”,需要在统一体系下,由统一部门指导进行。垦区站在全局角度进行总体规划,在此平台上,各个农场依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进行农场分规划,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贯通体系。有些事情需要站在全局角度整体规划(如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有些事情需要农场自己拿主意(如视频系统、自动化应用等)。如果仅仅依靠农场自发进行信息化建设,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信息孤岛效应就会不断显现出来。像建三江这样的大规模农业有着实现“数字农业”的天然优势,也已经有很多成熟的信息化经验,然而,形散神不能散,越是大规模农业越需要统筹规划。令人欣慰的是,建三江分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建三江农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建三江整体信息化规划已经被勾勒出来,建三江即将成立农垦信息化管理中心,各项系统的实施方案也将相继出台,建三江农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技术等先进技术装备现代化农业,最终实现农垦生产信息化、农垦经济信息化和农垦社会信息化。作者:何源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编辑: 刘华 国 内 国 际科 教 娱 乐社 会 体 育专 题 法 治
相 关 新 闻:
·······
综 合 新 闻:
····· 老萨绞架搅乱美政坛 盘点美中期选举主战场· 哈马斯法塔赫议和 哈尼亚为联合政府让路·····构建和谐龙江···冬来话供暖··进入专题············ 蓝色灯光能提高儿童智商··· 画龙点睛的一笔秋冬包包的流行方式·····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