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记者康金龙)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冬令进补”很多人都知道,闽南人到了这天都要从菜市场买些鸡鸭回家,好好炖一炖,补一补全家人。昨日,厦门市农业局副局长路慧英在接听“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市长专线时表示,厦门市场上,鸡鸭的卫生安全得到了很好的监控,只要鸡鸭带有脚环,市民都可以放心食用。
现在已是秋末入冬,气候开始转冷。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禽流感爆发的高峰期。路慧英介绍,近年来,禽流感在厦门地区基本消失匿迹,今年更是防控得力,没有发生一起家禽感染禽流感的事例。厦门对防控禽流感实施免费注射疫苗,做到应免家禽免疫密度100%。
厦门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从9月中旬全面展开,到10月底结束。秋季首期防疫禽流感的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家禽存栏324.4万羽,已经做到应免家禽免疫密度100%。全市及各区疾控办还启动了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动物疫病诊断专家组24小时待命。
“规模场禽类防疫比较容易,也是重点,但防疫的难点在散户”路慧英对记者说,防疫人员一般选择晚上为散户上门服务,因为这时候才有人在家。另外,散户的家禽大都不是圈养,很容易与候鸟接触。路慧英说,每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4月,除了气候外,候鸟在这段时间迁徙,可能会带来禽流感病毒,促使疫情爆发。厦门是候鸟迁徙的途径之地,当前候鸟正在南迁,带毒野鸟传播禽流感的可能性增强。秋季首期禽流感防疫后,每月还要对散户再进行一次补免疫工作,做到家禽100%免疫。
目前厦门家禽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扬。一些市民反映,现在鸡鸭的市场价格比八九月份贵了许多,比如鸭子1公斤涨了2-4元。目前岛内市民的活鸡鸭消费量是一天1.3万多只,白条(已经杀好去毛的鸡鸭)是7000多只。路慧英说,市场需求增加,自然会促进外地禽类调入厦门,厦门除了做好自身的家禽免疫,还要严格把好家禽的调运工作。厦门在高崎设立了禽类定点交易市场,统一检疫,所有进入厦门的禽类都必须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准调证明”,经过检疫合格后套上脚环,方可以进入市场交易。而这些带脚环的鸡鸭,市民可以放心食用。海沧禁止生猪养殖早报讯(记者康金龙)厦门海沧区政府发布通告,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海沧决定开展生猪养殖清退工作,即日起,海沧全区禁止生猪养殖。生猪养殖清退范围为辖区内所有养猪场(村庄内养殖数量在20头以下的散养户除外)。
通告要求,清退范围内的所有养猪场必须在2007年3月31日前自行拆除。个别污染严重或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必须服从区政府统一安排,立即清退。养殖户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生猪养殖设施的,将分类给予不同补助;逾期不自行拆除的,不予补助,并依法处理。
另外,如果不自己清退且妨碍或暴力对抗执行公务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告发布后,辖区内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违法新建、扩建、改建生猪养殖场,违者将依法责令自行拆除或强制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