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本市几大高校了解到,大学生中出现购车现象,从而导致校园消费升级。这一现象已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普遍关注,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生在买车?他们买车的钱来自哪里?车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呢?
驾照到手急于实践
家住本市王顶堤的小王是一名大四女生,今年9月份刚刚拿到驾驶执照,10月份就缠着父母买了一辆奇瑞QQ。 家境相对不错的她知道父母不会拒绝这样的要求。对于从家到学校只有十分钟车程的王小姐来说,买车是为了不让驾照与车技荒废,而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新奇的体验。据了解,随着驾驶执照日趋成为职场的需要,许多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纷纷去考驾照,为日后应聘工作增加筹码与保障。而有一些男生认为,开车可以增添他们的成熟感。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买车的大学生把驾车视为一种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经济型国产车为主
据了解,大学生买车的价位普遍偏低,一般都在5万元以内,大多在3万元左右。如羚羊、夏利、奥拓、奇瑞QQ等经济型的国产车,但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二手车。鉴于学生的购买力,汽车的性能与品牌并不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价格才是他们衡量的标准。由于大学生还未步入社会,他们买车的钱多由父母承担。当然,只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会考虑给孩子买车。家长刘先生认为,只要条件允许,购买价位低廉的汽车让孩子锻炼一下技能也可以,只是不希望孩子因此荒废学业。
买车易 “养车”难
对于每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元的大学生而言,每月近千元的“养车”费成了一笔不小的开销。仅靠课余打工赚来的钱远远不能支付这笔费用,因此又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虽然当前私家车比较普遍,但对于普通家庭仍属于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有关人士认为,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却要家长支付买车与“养车”的费用,无益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此外,还有少数大学生采取贷款买车的方式,虽然父母一次性付款的压力减少,但却给他们自己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造成了潜在的压力。
买车不应攀比
本市某高校教务主任明确表示,不赞同学生买车,毕竟奢侈消费会造成不良的攀比之风。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知识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花父母的辛苦钱奢侈消费并不潇洒,也不值得羡慕。如果汽车并非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必急于购买,可以在工作后根据个人经济实力理性地购买。
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购车现象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说明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父母才会有能力为孩子买车。而且今后大学校园里将会开进更多的“学生车”。在这种客观现象的背后,大学生买车其实应该考虑是否需要、是否是靠自己的能力、是否对学业有影响等几个因素,仅仅为了面子好看,为了攀比,给父母增加经济上的压力就不可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