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小学生天安门圆梦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儿童,他们全部身患艾滋病,他们全部没有了母亲。他们年龄在6到11岁。
比其他艾滋患儿幸运的是,他们在读书,他们所在的医院为他们建了一所红丝带小学。
昨天,他们跟随医生兼校长的“爷爷”,到了北京。孩子们想看看天安门。
艾滋患儿游天安门
昨天上午10点,一个中年男子带着7个戴小红帽的孩子出现在天安门城楼前。
“你们不是一直想看天安门吗?后面就是了。 ”中年男子说完,小家伙们一阵唧唧喳喳。中年男子又指着身后标语问:“谁能念念后面写的什么?”
孩子们齐声念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中年男子立刻笑起来:“咱们学校教得挺好啊。”
这名中年男子是山西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的院长郭小平,那7个孩子全部是艾滋病患儿。他们在早晨刚刚到达北京。
郭小平既是孩子们的医生,也是他们的“爷爷”,他还是孩子的校长。
爱书女孩促生“爱心课堂”
7个孩子是全国首所红丝带小学的学生,学校就在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病区里。孩子们同时也是医院的病人。
据孩子们的医生乔吉平主任介绍,医院里最终有了一个红丝带小学,跟翠翠(化名)还有关系。
扎着两个小辫的翠翠昨天也在天安门广场玩。她在孩子群里显得“老成”,并且脸上常有警觉之色。
乔吉平说,翠翠是在医院住得最久的孩子。
翠翠的母亲卖血得的艾滋病,翠翠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被感染了。出生后,因为是双胞胎,家里无法抚养,翠翠便被送给了别人。不久,翠翠的父母都因艾滋病死了。5岁时,翠翠的养父母离婚,她被送到了姑姑家。
6岁时,翠翠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突然有一天,班上的小朋友从父母那里知道翠翠有病。大家开始躲她,不跟她玩,还常欺负她。
最终,翠翠精神有些失常,常伸出舌头吓人。2004年,7岁的翠翠因艾滋病发作,被送到了医院。
几个月后,翠翠病情逐渐好转。此时,郭院长发现,翠翠总喜欢拿着书本去问护士问题,还喜欢画画。
当时,医院里正好还有两个同龄孩子,没有学校肯收他们。郭院长决定在医院办一个爱心小课堂。
医院腾出了一间房子,摆上3张课桌,买了一块小黑板,教室就准备好了。郭院长找到了附近村的一个老师,希望她能给孩子们上课。
老师第一天来的时候,戴着手套,从病区外绕道上课。“老师怕孩子。”郭院长说,即便是回答孩子问题,老师也小心翼翼的。一个月后老师便不干了。
后来,医生和护士成了孩子的临时代课老师,教孩子们数学、语文,教他们读唐诗。一提到给这些孩子上课,医院的段护士长便说“咱家的孩子都听话”。她说,她们平时都习惯将这些孩子称为“咱家的孩子”。
医院里建起红丝带小学
郭院长说,随着病童的增多,需要上学的也多起来。他决定建一个学校。
郭院长花了2个多月时间找老师。最终,找了一个读过卫校也读过师范学校的老师,郭院长说他觉得“捡了个宝贝”。他又把医院较大的会议室腾出来,又有人捐赠了课桌椅——学校就这样成了。
今年9月1日,红丝带小学正式开课,全校共有8名学生。
“现在我们进行的是复合式教学。”郭院长说,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孩子们分成了2个年级。
郭院长说,医院的8个艾滋病孩子,都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并且,这几个孩子都已经发病。他们也全部没有了母亲。
昨天,8个孩子中的7个跟着郭院长到了北京,来圆“看天安门”的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1岁,最小的6岁。
下午,孩子们被带到了天安门广场。几个孩子在广场上“撒欢”闹腾。他们背着小书包跑来跑去,互相追逐着,满脸欢笑。
本报记者 郭莹 (责任编辑:郑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