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涌向上海长风公园。这里,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青联主办的“2006上海青年风尚节”,汇聚了百余个交友、公益、户外运动、环保等青年民间组织,各家社团都极力展示着他们独特多彩的社团文化和青年风采。
与以往不同的是,五花八门的社团今年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这是上海首次建立专门针对青年民间组织开展服务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团是青年组织中最有魅力和活力的组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将真正成为青年的家园、乐园,希望更多的青年在这里有归属感,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表示,青年家园将为广大青年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青年能够扩大交流、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也为青年提供一个展示活力、朝气、能力和形象的舞台。
青年社团凝聚青年人
青年自发成立的社团对青年的吸引力不可小觑。一项针对青年社团组织的调研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上海共有青年社团组织约2.2万家,未经统计的非正式组织的数量更为惊人。
民间组织活动内容丰富,极富创意,因而对青年人有很强的凝聚力。同时,互联网的发展、联络平台的便利化,又为这些新型的社团组织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
以公益和交友等活动而名声大噪的“彬彬俱乐部”是上海地区知名的网上社团。俱乐部根据成员需求组织活动,分化出了7个子社团,如“我要结婚俱乐部”、“京剧爱好者俱乐部”、“体育运动之家俱乐部”等。从2002年发展至今,“彬彬”已从最初的100名会员,发展到6000名固定会员。
新型的社团组织在满足青年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填补了很大的社会需求空白。一些较为成熟的社团,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交友娱乐活动,而慢慢地向公益和社会服务拓展。
“OOPS中文开放式课程计划”以推广开放知识文化为己任。目前,该社团拥有全球范围内超过1800名义工,已同步开展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10所国际一流高校的课程翻译上线工作,让普通人也能置身名校课堂。此外,社团还引入名人讲演影像、添加中英文字幕,为听障人士带来便利。
团上海市委在调研中发现,创办一家青年民间组织,对于青年来说,既是更好地实现自我的途径,也意味着他们在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领袖沙龙联结新社团
“在基层青年中显现,却在主流视野里淡出。”这是新兴青年社团组织的共同特点。
首先,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以青年人为主的新兴社团的很多会员却与团组织疏远。如“彬彬俱乐部”,90%的会员没有参加过团组织活动,是团组织覆盖不到的一批青年群体。
同时,团上海市委的调研报告还显示,青年社团组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缺乏足够的公信力;多数组织缺乏对志愿者管理的约束机制;民间志愿者组织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高,难以有效合理地运用志愿服务资源等。
孟晓莺是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OCEF)上海图书小组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社团主要是为贫困农村地区募捐图书,由于社团的影响力有限,目前面临的难题是缺少募集场地以及长期志愿者。
其他社团也都存在着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双重矛盾,一些社团负责人表示,要解决继任领袖和运作资金的问题,俱乐部才能继续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使得一些青年社团组织开始寻求合法身份,更多的组织开始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加政府和团组织的活动。
新兴社团需要一个有凝聚力、号召力的组织。为此,2005年7月,团上海市委与户外、游戏、运动、艺术等各领域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14家青年社团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青年社团(组织)领袖沙龙。通过沙龙这个载体,全市近百个深受青年喜爱的民间组织在2005年年底举办了第一届青年风尚节。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沙龙”有效地引导和鼓励了数十个青年民间组织在献血、交通文明、生态环保、爱心助学等社会公益方面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时间捐献网站的负责人刘润表示,通过“沙龙”里的坦诚交流,民间组织了解到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还为资源共享创造了良机。OCEF上海图书小组就经过“沙龙”的牵线搭桥,与“时间捐献”、山魂户外等公益组织协商并达成了有关公益活动方面的合作。
新思路助力青年社团发展
青年社团领袖沙龙虽然在凝聚青年社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沙龙”主旨在于交流和沟通,很难在资源、政策方面给予青年社团组织多大的帮助。同时,“沙龙”松散的组织缺乏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无论是辐射面还是影响力都比较有限。
团上海市委认为,要承担类似的社会青年工作,必须建立或培育相应的中介机构,提供专业的工作人员、专门资金和更为正式的运作制度,来服务、引导青年社团组织。
2006年年初,团上海市委全会上提出成立青年社团联盟的设想。相关部门走访了市社团管理局、市政治文明办等部门,并经过专题研究和论证,最终建立了“上海青年家园民间组织服务中心”。
该中心的使命是将分散的青年民间组织联系起来,为他们提供服务和支持,形成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凝聚多样的青年民间组织的“同心多层”模式。
目前,中心已经吸收了100个左右的青年民间组织负责人担任理事,其业务范围包括支持青年公益活动、塑造青年先进文化、开展青年领袖培训及引领青年健康成长等。具体来说,中心将帮助一些青年民间组织解决注册、资金、场地、宣传等实际问题,对于其中一些符合注册条件的,将帮助他们注册。
而对青年民间组织来说,只要到中心备案,就可以得到团组织提供的服务,包括项目资助、公益项目评选等,优秀项目还将得到大力推介和宣传。此外,青年民间组织的领袖还可能经团上海市委介绍,与境外的青年组织、义工团体交流联谊,拓展其更为广阔的视野。
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表示,这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青年民间组织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在当前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共青团组织的目标要求下,需要对传统体制外的青年和青年民间组织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这也是共青团在开展政府青年事务和社会青年事务方面的有益尝试。“要凝聚青年,首先要寻找到青年,团组织不仅要在单位和社区凝聚青年,更要关注青年聚集的一些新兴领域和新兴载体,通过影响青年民间组织来实现对社会领域青年的影响和引领,是共青团组织不可推卸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
本报上海11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