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胥建礼 赵彬)“新市民也好,老市民也好,都是建设和谐西安的重要力量!”昨日上午,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带领市教育、劳动、工会、民政、计生等7部门“一把手”调研“新市民”。在调研雁塔区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和新市民援助中心情况时,孙清云把其高屋建瓴地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西安”的高度。
新市民为西安贡献了力量
上午,孙清云首先来到吉祥路小学查看新市民子女的入学情况。雁塔区共有2万余名新市民子女,区政府拿出1000万元免除了新市民子女的借读费。看到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孩子们,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时,孙清云开心地笑了。
随后在北山门村,孙清云检查了这个居住着较多新市民的村子的治安与管理工作。在公安雁塔分局,孙清云检查了区上花费480万元建起来的治安防范监控中心,全区主要街道、学校门前、高档宾馆治安状况一目了然。在建筑工地上,孙清云还查看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宿舍、食堂、娱乐室、休息室。
孙清云和7个部门一把手,还听取了雁塔区委书记杨殿钟发展成果为市民共享活动及新市民援助工作的汇报。孙清云讲道,新市民从外地来到西安,他们为西安的发展贡献了力量,理应享受发展成果。他认为,雁塔区有意义的系列探索活动,增加了社会和谐的因素,活动涵盖了党和政府的主要工作,从市民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具体问题入手,关注困难群体生活的问题。他表示,系列活动关注度很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新成果。
经验如何推广值得探讨
就如何推广新市民援助工作,孙清云说,雁塔区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毕竟只有4个月,这个经验还要总结,不断完善。这在一个区上、局部取得的经验能否在全市推广,值得探讨论证。
孙清云提出几点建议:进一步在思想上树立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为群众所享的观点,贯穿到工作中去,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建设和谐西安的矛盾在哪儿,努力促进和谐西安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新市民提供更多的服务。西安的发展离不开来西安的外地人,希望大家能够从政治生活、物质利益方面对所有外来务工者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受到西安的发展成果。
孙清云对一起参加座谈的市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说:“大家可以从雁塔区这个比较系统、全面的工作中,从各自工作的性质和不同实际来研究这个新做法。毕竟西安各区县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比如像减免新市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灞桥区就不同于雁塔区,还需要各个区县经济不断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在雁塔区召开现场会,能够逐步在全西安市推广,促进和谐西安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