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孟建华和他的修鞋摊。
核心提示
这个事件关乎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主人公47岁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靠手艺吃饭,奉养父母。”特别的是,他有四个父母。而他的手艺,是坐在街边帮人修鞋。
他引起我们的关注,是因为他孝顺的举动和强烈的幸福感感染了修鞋摊周围的“邻居”,于是有人给我们报料。
他幼年被送养他人,却多次回家乡找亲生父母。青年时代参军,负伤后转业。后因抢劫罪被判刑20年,服刑期间妻子去世,两个儿子艰难成长,因为无人管教也差点走上犯罪道路。他因为表现良好多次减刑,出狱后,带着两个儿子离开家乡并将他们拉回正道。
今年是他出狱后的第10年,他靠自己的双手修鞋,赡养亲生父母、养父母四个老人。他心目中的幸福与一个小学生没有什么区别,他觉得能每天回到家,能看到父母,吃到自己妈妈做的饭就是幸福。
这是质朴的愿望,这是深切的人生体念。
前世——流转人生:从收养到牢狱
11月5日,深圳布吉莲花路口的一条小巷里,47岁的孟建华在修鞋。最近,他是附近的新闻人物,因为他把自己的父母接到深圳来居住了,而且是坐飞机来的,修鞋摊边几个其它店铺的老板都感慨,不过,这几个老板又都很奇怪,“去年住在你这里的父母不是这个样子啊,你到底有几个父母啊?”孟建华自豪地笑了:“四个,两个爸爸两个妈妈,我都养!”
一周以前,他刚把亲生父母从湖南接到深圳,这也是他几十年来第一次和亲生父母一起生活。他的养父母在深圳住了一段时间后,在半年前回了江西老家,说是离不开那片水土和老房子,于是,每天晚上,孟建华都会打电话给两个老人,并在每个月15号前寄500块钱回江西。孟建华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让四个老人都呆在自己身边。
今天的孟建华很普通,也很知足。
三次出走“找父母”
1972年,在湖南浏阳县焦溪镇,11岁的孟建华很茫然地走着。他是从江西修水一路打听来到这里的,沿途坐车走路折腾了几天。他这次偷偷跑出来,是要来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叫什么。
事情要从1965年讲起,当时,家住湖南的董才用和邹满元夫妇所在的村生活极度困难,董才用想起自己还有一门做砖瓦的手艺,于是决定带着全家人出去闯一闯。走的时候,董才用特意去当地乡政府开了关于自己身份和手艺的证明。
带着3个孩子,董才用夫妇出发了。三个孩子里的老二,就是当时还只有5岁的孟建华,他当时的名字是董建华。
一家5口人沿路到处打听,却没有地方需要做砖瓦的手艺人。走到江西修水县上奉乡(今上奉镇)的时候,全家只剩下5毛钱了。
这天,天色很晚了,他们走进了上奉乡政府,把证明递给乡长,问需要不需要砖瓦匠,乡长一听很高兴,因为刚办了几个砖瓦厂。乡长去问了几个生产队长谁家里还有饭吃,谁想要这个手艺人就带他去自己队里。这时候,一个叫孟校典的队长站了出来,说自己愿意带这一家人回队里去,他就是孟建华后来的养父。
孟校典和钟菊梅夫妻一直没有孩子,很喜欢孩子,经常给孟建华一些好东西吃,带他一起玩耍,于是孟建华对孟校典的称呼也逐渐由叔叔变成了爸爸。三年后董家离开江西回湖南的时候,孟校典提出想收养孟建华,董才用想了很久,答应了。
孟校典和钟菊梅对孩子很严厉,一点不对就拿起长刺的木棍劈头盖脸一顿打。长大后的孟建华明白养父母其实很爱自己,但当时,小孟建华一直认为养父母是不爱自己才打自己,于是越来越想念亲生父母。孟建华和亲生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
1972年,11岁的孟建华奇迹般跑回了湖南,来到了他唯一还记得名字的焦溪镇上。他四处打听自己的父亲,他能提供的信息是那个人姓董,长什么样子。很幸运地碰到一个认识父亲的乡干部,乡干部给焦溪镇高升村打了电话,于是董才用去镇里接他。
调皮的孟建华并没有在镇里等着,而是打听清楚路后往家里走去,路上他和父亲擦肩而过,却都不认得彼此,于是就错过了。孟建华找到了家,5个小时以后,没有找到他的父亲回来了,两人这才发现对方就是自己刚才在路上碰到的人。孟建华发现,自己不但已经不认识父亲,想听懂父亲说的湖南话也已经很艰难了。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父亲董才用还是决定送孟建华回江西,因为“别人毕竟已经养了几年,要讲良心”。
被再次送回江西后,孟建华和养父母之间仍有隔阂。1973、1974年,孟建华先后两次跑回湖南,却又被亲生父母送回江西。
一块手表,20年判决
11月5日,晶报记者电话与孟建华家乡江西修水县上奉镇石街村委会和麻洞村委会取得联系,他长大后的人生经历被证实。1975年,15岁的孟建华入伍,1982年复员后回到江西,因为一身过硬的本领,他很快成了一个相当“调皮”的人物。寻常的地痞流氓和小偷,看到他都会害怕。
于是,孟建华的胆子越来越大,一次,因为地方上给他分配工作迟了些,他就把一个领导停在路边的小车掀了个侧翻,还在车底上写了“孟建华需要工作”几个大字。
后来,孟建华被分配到当地的一个水电站工作。但是他的“调皮”依旧。而这种霸道强横的处事方式最终让他尝到了恶果。
按孟建华本人说法,他最开始本来是想干好事的,结果弄巧成拙:1983年的一天,孟建华和6个小偷一起上了一辆公交汽车。6个小偷当时想偷一位乘客的手表,因为这个乘客是孟建华的老乡,孟建华示意那几个小偷不要下手。结果,过了一会儿,那位乘客的手表还是不见了。孟建华很生气,于是把6个小偷叫下车,挨个搜他们身上到底有没有那块手表。这时候,车上的另一位乘客突然跳下车拔腿就跑,孟建华以为他偷了手表,于是紧紧追赶,周围认识孟建华的人看见孟建华在追人,于是就抓住那个乘客狠狠地打了一顿。孟建华从这名乘客的裤兜里搜出一块手表,是当时最好的价值135元的上海牌表。没想到丢表的那位老乡说孟建华搜出来的表不是自己的,于是孟建华只好把那块表带回了家。原来,那位被孟建华追的乘客不是什么小偷,手表也是他自己的手表,他见孟建华连小偷都敢搜,非常害怕他来抢劫自己,于是就跑,他心目中,孟建华是纠集人打了自己一顿,抢走了手表。
孟建华也承认,说他抢劫和说他做好事,事实行动上其实并没有任何区别,有出入的只是自己心里的动机,可是自己后来没有报告当地政府,也没有把手表上交,于是,动机便变得非常不清楚。
孟建华没有告诉家人发生的这一切。直到许多天后,那6个小偷被抓,为了立功,讲出了孟建华抢劫的事情。12个警察上门来抓孟建华的时候,家人还是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12个警察里有9个孟建华都认识,有几个还是他熟识的曾经的战友。
当时正处在“严打”期间,孟建华所关的看守所牢房里有20多个人,他左边和右边的两个都犯的是抢劫罪,先后被判处了死刑。孟建华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周围的人讨论说,孟建华恐怕也要和那两个一样了。
宣判那天,判决书读完的时候,孟建华脑袋蒙了,他知道自己没有被判死刑,但是又不知道被判了多久。因为隐隐听到一个“二”字,他问一个审判员:“是两年么?”审判员说:“后面再加一个零。”
孟建华的牢狱生涯开始了,他知道自己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了。想再拥有要付出更大努力。孟建华让亲生父母坐飞机来深圳,成了邻居中的“新闻人物”。
12年半的牢狱生涯
孟建华被关进了江西省第四监狱,这个监狱今天叫洪城监狱,是专门关押刑期10年以上的重犯的。
孟建华入狱接近一年后,家人都没来探视过。他一直在想,妻子为什么不来看自己呢?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岳父的第二封信,信上说大家也不瞒他了,他妻子已经去世了……
妻子是因为青霉素过敏去世的。没有什么医学知识的她把青霉素药粉撒在自己的伤口上想消炎,结果就去世了,整个过程只有20分钟,根本来不及抢救。
接到信后的孟建华大哭,他想得最多的是两个孩子,他走的时候两个孩子分别只有两岁和7个半月,这么小的孩子可怎么办啊。身在狱中的孟建华没有任何办法。
一天,孟建华听说江西医学院学生上解剖课缺乏尸体,他冒出了一个荒唐的想法……孟建华给江西医学院的院长写了一封信,说自愿提供身体给他们解剖,只希望他们能给一笔钱给他的孩子。医学院院长看完信后很震惊,于是和监狱取得了联系。监狱长亲自和孟建华谈话,告诉他不要有那些奇怪的想法,要好好改造,孩子的问题组织会帮他协调解决。一位姓严的管教三次前往孟建华的家乡协调处理问题,最终还专门召开了“孟建华家庭困难座谈会”,当地政府表示,孟建华的两个孩子上学都免费,然后每个月再给100斤稻谷。
孟建华终于可以比较安心地改造了,他开始自学法律,上函授大专。通过学习,他发现自己当初的罪名有三项: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抢劫一块手表怎么会有3个罪名呢?他开始申诉,结果获得了5年减刑。随后,因为表现良好,他又获减刑两年半。
12年半的牢狱生涯
,大半都是在重复中度过的,工作、吃饭、写日记。在此期间,家里人去看望过他3次。不是家里人不想去看望他,而是因为实在太远,几百里地,仅仅车费一项对贫困的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第一次到狱中看他的时候,大儿子看着他的光头很好奇,摸了好半天。以后每次见面,两个儿子都会长好大一截。孟建华总是教育他们,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读书。
今生——拐弯处有亲情
儿子要多想想爸爸
12年半后,孟建华出狱了,从车站到家的20里地,他走了整整一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
回家以后听到的情况让他更吃惊。虽然两个孩子在政府帮助下读书了,但是学习都不好,小儿子重读了几个一年级。孟建华回去的时候,孩子们都已经辍学了。
而最严重的还不止这些。两个孩子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曾把同学的自行车骗去卖掉。孟建华回家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当地很“著名”的调皮孩子了。
绝对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孟建华想,要让他们离开当时的生活圈子。到家的第二天,他就带着两个儿子离开江西,去了厦门。到了厦门,孟建华和大儿子进工厂打工,小儿子在街边摆了个水果摊卖水果。有了工作有了收入,两个儿子的心逐渐安定下来了。
许多个夜晚,孟建华和儿子们的谈话会通宵地进行。儿子们讲他们在家生活的细节,许多时候让孟建华流泪。一次两个儿子在田里发现一条大蛇,别的孩子可能早就吓跑了,可在生活的重压下,孟建华的两个儿子想的却是:“这条蛇可以抓来卖钱去买油。”他们最后抓住了蛇,卖了80元钱,并且把钱交给奶奶让她去买油。
孟建华告诉儿子自己在监狱里的思想,告诉他们一定要走正路,一点点违法的事也不能干。“如果你们想干,就想你们的爸爸坐了十几年牢。”孟建华和小孙女在一起。
孟建华教育儿子,钱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亲情,是自由。
两个儿子逐渐变得懂事起来,还先后娶妻生子。孟建华做了爷爷,他一直很感激家乡政府,因为他们在孟建华儿子小的时候帮了很多忙。
孟建华出狱后,感触最深的事情是去一个在监狱里结识的朋友家时,发现朋友家只有父母在家了。老两口哭诉说,两个儿子中的老大进了监狱,小儿子还不错,是火车站站长。大儿子出狱后,一家都很高兴,但没想到他重操旧业,还拉上了弟弟一起利用职务便利盗窃火车上的财物。结果后来一个被判了无期,一个判了15年。孟建华离开他们家时,老太太一直在后面喊:“你要好好过,不要和他们一样啊!”
亲情最宝贵
三年前,孟建华来到了深圳。他喜欢看深圳的报纸。
报纸经常会登一些子女对老人不好、不孝顺老人的新闻,孟建华看了很生气,尤其是看到有些儿女说自己收入不高,因此无法孝顺父母的话,孟建华就更加生气。他想,自己虽然收入不高,但是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个孝子。
孟建华也曾想寻找一份爱情,几经周折后孟建华越来越觉得,只有亲情才最可靠最宝贵。
孟建华想起自己小时候,走遥远的山路横跨几个省去找亲生父母的情景;他想起自己当兵的时候,受伤的战友在迷糊中叫父母的声音;他想起在牢狱里,对亲情的渴望,那时候觉得能见一眼父母,什么都肯付出。而管教和自己谈的最多的也是孝道。
每次想起自己在儿子身上花的心思,他都会想起父母。
想来想去,孟建华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而只是给父母寄点钱显然是不够的。
孟建华之前的工作是做销售,虽然他多次想把父母接来,但想如果自己做这样的工作,即使把父母接来也没办法尽孝心啊。思考了很久,他选择学补鞋,补鞋的生意虽然小,看着也不怎么体面,但是补鞋摊子可以摆在家门口啊,随时可以回去看看。学习一段时间后,孟建华出师了,他摆了个补鞋摊子,然后在离摊子很近的地方租了两间小房。
孟建华修鞋肯用心,所以他的客人大多是回头客。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能赚100多块,一个月下来能赚2000多块。在存了一点钱后,他先是接来了自己在江西的养父母,养父母回家乡后,他在不断寄生活费的同时,又接来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四个老人目前都由孟建华赡养着,在记者面前,在电话里,他们都是一叠声地夸赞孟建华“孝顺得很”。
每天早上8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摊子上,并一直在这里坐到晚上9点半。这中间,除了中午和下午他会回家去吃饭并看看父母外,他只要没活就跑回去看看,一天总得跑个十趟八趟的。
每天晚上,和父母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是他一天中最高兴的时候。他挣的钱寄给养父母、交完房租和开销完这边的生活后,基本不剩什么了。但他说有这些老人在,自己做什么事情心里都觉得格外踏实。他说他现在还不用儿子们养自己,他要修鞋子修到70岁,把自己当儿子的责任尽到底。孟建华说自己是越活越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中,孝敬父母比什么都重要,靠手艺吃饭比什么都光荣。孟建华很爱自己的职业,他习惯别人都叫他“修鞋佬”。他说每天修鞋完了回家吃饭,和小学生放学回家吃饭是一样高兴的,虽然自己上学的时候,并不在亲生父母身边。
记者手记:幸福,一触即到
“幸福在哪里,让我来告诉你”。对于幸福,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很难由一个人告诉另一个人,幸福是每个人独特的体验。
要理解幸福,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才是我们最可宝贵的东西,哪些东西一旦失去,人生也就没有幸福可言。
记者见过很多不幸福的“成功人士”,繁忙的事务之外,他们每天孤独地坐在自己的车里,坐在自己的豪宅里。他们计算着自己的财富,在计算中老去。记者见过的一个贪官,他被捕之前最大的爱好,是坐在自己专门购置的一处房子里,数一摞摞的现金。这些钱他从来没有花过,他的母亲直到他被捕还在农村过着清苦地生活。
也许,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一种东西的可贵,只有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我们柔弱生命的最后支撑。
孟建华的前半生经历过很多特殊的境遇。因为贫困,离开亲生父母;因为入狱,离开妻子儿子;因为参加战斗,见证了生死离别。
他失去的是亲情,失去的是自由,而此后,他用了几十年的奋斗去寻找,去挽回。当他终于和一家人一起团聚在深圳的时候,他已经快50岁了。
临近知天命的年龄,孟建华不再彷徨。什么收入的多少、工作的好坏,对于他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孝顺父母,家人团圆。这就是他历经磨难后的幸福观,作为一个修鞋匠的孟建华感到了幸福快乐。
孟建华说自己不是个成功者,但是记者要问——什么是成功呢?一个能让自己的四个父母感到幸福的人,难道不是成功者么?
我们中的很多人比孟建华幸运,我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读书工作,一路顺风。也许就因为太平常,我们并不懂得珍惜。甜蜜的爱情,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父母的亲情——我们总是认为这一切是再正常不过的。我们无须寻找,已经拥有,可是我们用真心去珍惜过这些东西么?
幸福在每个人的心里,不要埋怨生活,也许你正埋怨的一切,是他人所苦苦寻觅的。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幸福就在你身边,在父母的笑脸上,在孩子的歌声里!成功也在你身边,在平凡的幸福中,在平静的生活里。(记者王恒嘉/文张定平/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