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俭倡议得到大学生的签名声援
连日来,贵州民族学院青年志愿者组织的“20元过一周”生存挑战经本报报道后,引起读者关注。昨日,该协会向大学生发出“节俭倡议”,得到体验者和其他大学生的签名声援。
为自己做回榜样
“想想那些贫困同学平时的节俭,再想想自己的浪费,真有点惭愧,其实,自己完全可以控制住那些不必要的浪费行为,为父母减少一些负担……”昨日,体验者陈莉春在日志中“检讨”自己。
接连三天,陈莉春每天的生活开销都没有超过2.5元,她说,这样挺好,生活有规律,又可以杜绝浪费行为,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为自己做回榜样!”在日志中,陈莉春给自己打气。
百人签名倡节俭
“杜绝浪费,提倡节俭……”昨日,贵州民族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倡议,并在食堂门口举行签名活动。
之所以选择在食堂门口举行这样的活动,协会副会长严睿解释说,是因为食堂是大学生浪费行为比较集中的地方,希望他们的倡议能得到更多大学生的支持,并亲身践行。
“我觉得大学生的浪费行为比较严重,看看食堂里吧,剩饭剩菜到处都是。”女大学生潘敏在现场签名声援“节俭倡议”。
体验者罗胜告诉记者,他曾亲眼看到3个同学到食堂吃炒菜,结果连点了五六道菜,最后吃不完,白白倒掉了。连续三天,自己每天的开销都没有超过3元,罗胜说,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当天中午,短短一个小时,便有上百名大学生签名支持“节俭倡议”。
食堂里的浪费
当天中午,记者在学校食堂里看见,大学生浪费现象的确比较严重,几乎每个桌子上都留有吃剩的饭菜,有的桌子上,甚至有整碗的饭菜几乎丝毫未动。
在食堂出口处,一名工作人员正往桶里倒大家吃剩的饭菜,这位工作人员边倒边指着桶里的饭菜向记者抱怨:“太浪费了!”据他介绍,每天他都能回收五六桶饭菜,每桶大约50斤左右。
对于食堂中的浪费现象,贵州民族学院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周庆伟老师认为,这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新课题,校方应加以重视并给予合理引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