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作为中国人最亲近的西洋歌剧,《茶花女》已诞生150年,它摇曳在流行与经典之间,始终不变的,是那个永远活在圣洁和妖娆间的茶花女
本刊记者/曹红蓓
10月29日,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大戏是意大利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带来的歌剧《茶花女》。 150年前,《茶花女》就在这个歌剧院诞生。
这也是中国人看到的第一部西洋歌剧。1956年12月24日,中国人排演的歌剧《茶花女》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
2006年10月23日,凤凰歌剧院的演员们与中国几代《茶花女》演员和观众共聚。
中国“茶花”50年
歌剧《茶花女》问世150年来,有了太多的头衔:威尔第最受欢迎的歌剧、“世界上最美”的歌剧、最理想的歌剧入门选择、歌剧的代名词??在这一切头衔中,有一个是中国独享的,那就是:“中国人最感亲近的西洋歌剧。”
毕竟,中国人认识《茶花女》50年了。1956年《茶花女》与1959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公演,在当时的文艺战线上,都是如两弹爆炸、卫星上天似的大事件。
1949年前,党领导的歌剧演出地点多在农村土台,代表剧目是《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等。全国解放后,中央政府握有了各大城市的大剧院资源,周恩来便号召文艺界大力发展剧场艺术,把世界上所有好的剧目介绍给老百姓。在这个背景下,苏联专家吉明彩娃被邀请到中央歌剧院做辅导老师,一段时间后,为了展示教学成果,吉明彩娃提出排演歌剧《茶花女》,并指定张权、李光羲、李维渤等作为主要演员。演出大获成功。
“50年前的欣赏水平比现在不低啊!”当年男主角阿芒的扮演者、后来被称为“歌剧王子”的李光羲对本刊回忆他歌剧生涯的第一页时,最大的感慨就是当年观众的素质。作为50年前茶花初绽的见证人,现年73岁的李淑华是个歌剧迷,几十年来,中央歌剧院的节目她几乎全看过。李淑华是南京人,生于一个国民党文职军官家庭。幼年的经历和出生于天津的李光羲颇有几分相似,都曾就读教会学校,也都加入过唱诗班。李淑华接触《茶花女》文本是在解放前,看歌剧时刚刚大学毕业,那时候,在她和她的朋友们中间,听交响乐的爱好很普遍,在她眼中,50年代上演这出歌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与李淑华同龄的柳辉则代表着当年另一类典型的观众。在1956年12月24日之前,柳辉没有看过小仲马的原著,也不知歌剧为何物,但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青年,他不愿意错过剧院里传出的任何新鲜优美的声音。在遇见《茶花女》之后园狭肆窖鳎阂皇桥餮菡湃ǖ母瑁峭夤肪纭?lt;/p>
李光羲回忆,文革前,《茶花女》从1956年演到1963年。文革后,他本人又将这个角色从1979年演到1984年。其中,1962年,《茶花女》在2400个座位的上海大舞台连演20场。1979年复演时,采取全国大城市巡演的方式,在天津2300个座位的第一工人文化宫连演39场。而且当时的演出绝大多数座位都是从票房散售。单从上海和天津的这两次连演的上座来看,到1979年时,在中国,西洋歌剧的观众曾超过13万之众。
“俱往矣!”如今回顾过往,李光羲惟剩慨叹。
经典成为吓人的东西?
1956年歌剧《茶花女》的主演中,演阿芒的李光羲现年77岁;演父亲的李维渤82岁,正在病榻上;演茶花女的张权、阿芒的B角杨光江和父亲的B角王琴舫已过世。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茶花”的舞台显得冷寂。
从1999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歌剧《茶花女》频频成为各种艺术节、交响音乐季、音乐庆典的压轴节目。幺红、戴玉强、莫华伦、廖昌永、袁晨野等中青年歌唱家成为中国新一代的《茶花女》演员。
演员换代了,可是观众却断代了。几乎每年都见上演的各种版本的《茶花女》现场,多半成了专业人士的聚会。这次凤凰歌剧院的版本可谓是“真佛”驾到,即便如此,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的观点仍是:“两场可以,你让他演四场看看。”在他看来“现在歌剧的资金环境绝对是变好了,但还没有观众群。”
李光羲曾给普通院校的学生开过艺术课,课上学生跟他说最怕碰所谓的经典。李光羲不服,他放《茶花女》给学生们听,歌声还未起,光是纤细悲悯的主题音乐开始盘桓的时候,一些人眼泪就下来了。“经典不是自封的,它不是吓人的东西!”李光羲强调,在各种艺术作品里,经典该是最亲切的,它载着祖辈父辈的情感和生活,它应该触手可及。
10月14日晚上,在北京荣华中路的一间咖啡厅里,附近住宅区的20余位邻居聚在一起,以纪念《茶花女》在中国50年为名,集体观赏了乔治乌版带中文字幕的歌剧《茶花女》DVD。活动的召集人、爱乐者张克新为邻居们充当了讲解员。张告诉本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歌剧,但是在那一天,却无不为《茶花女》动容。“歌剧根本不是遥远深奥的东西,它比交响乐好懂。”张说。
不久前,凤凰歌剧院院长维亚内罗(Vianello)亲自为中国第一代《茶花女》演员颁了“《茶花女》推广奖”。他对记者表示,他原以为歌剧进中国没几年,现在惊讶于中国人在50年前就看过《茶花女》,就有这么好的歌唱家能胜任表演;而更令他吃惊的是,那个版本居然是用汉语演出的。
引进国外的歌剧是否要翻译,多年来这仍是个争议话题。通常来说,翻译过的歌剧艺术价值要大打折扣,但是却对普及有益。意大利在20世纪初曾尝试过翻译别国歌剧,但很快就放弃了。德国却乐意在演出意大利歌剧时翻译成德文。在英国干脆设有两间国家级的歌剧院,一家叫皇家歌剧院,全部用原文;一家叫国家歌剧院,全部用英文,面对老百姓。
今年从海外归国的男中音歌唱家袁晨野,在国内外屡次出演过《茶花女》中的角色。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1998年参加美国旧金山歌剧院青年艺术中心组织的《茶花女》巡演。那一次的经历,听起来有点像贾樟柯《站台》里的故事。两辆大巴,一辆拉着演员,一辆拉着乐队,后边跟着两卡车道具和乐器,车身上花瓜一样画满《茶花女》的海报。每天行四五百公里,历时两个多月,走了35个城市,其中多是从来没见过歌剧的中小城市。上台演员只有16人。其间,袁晨野演过20多场父亲、10多场大夫,几句话的角色也演过,还跳过斗牛士舞。
“我觉得人们必须抛除一点误解,那就是看歌剧一定要上歌剧院穿晚礼服。歌剧不一定都要很豪华、花钱,特别是意大利歌剧,制作上的弹性很大。对《茶花女》来说,只要把握好歌剧最关键的因素:音乐、人物和戏剧性,16个人在台上还是80个人在台上,没有区别。”袁晨野说:“美国的职业化精神太厉害!很小的规模就可以搞很高水平的歌剧推广。”
150年的千面“茶花”
本次来华的《茶花女》,视觉上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颇有不同。昏暗恍惚的舞台上,翻现黑色、暗红色和暗紫色丝绒的色彩与质地,写意如京剧舞台的置景,灯泡和玻璃的运用,都往这个发生在19世纪的故事里调进了现代感。
这仅是凤凰歌剧院近年《茶花女》中的经典版,而传言中更加大胆豪放的时尚版中国公演,因为保利剧院顶高的问题流产。事实上,在世界范围,除了保留威尔第的音乐,对《茶花女》故事的大幅度改编早就开始了。美国的改编者曾把故事发生的地点由巴黎移到华盛顿;俄罗斯母谋嗾咴棉卑吕鏊涑纱┳盘砗谌沟南执愿信裕挥行┌姹局醒菰庇腥愠【??《茶花女》作为凤凰歌剧院的招牌节目,近年的改编力度与其他地区比只有更大:他们曾做过二战版本,还曾让薇奥丽塔死于艾滋病。在2004时尚版中,第二幕巴黎郊外树林里,地上的树叶全部换成了美钞。
《人民音乐·留声机》杂志执行主编唐若甫介绍说,在歌剧的传统中,音乐性是首位的,视觉性其次。然而随着电影时代的到来,歌剧的视觉性变得日益重要,所以从20世纪初开始逐渐形成了歌剧制作这一学科。原本歌剧中最重要的人是指挥,现在导演成了最重要的人。2002年,美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沃依特,因为身型胖大穿不上为女主角制作的黑色礼服,被英国皇家歌剧院聘请的导演弃用,这件事标志着导演制歌剧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像《茶花女》这样的经典剧目,唐若甫说,几乎每个剧院都排过,都会有三四个版本。通常是一个版本过时后,就撤了上新的,之后,如果旧的版本呼声高,也可以再上,这叫复活。在接受新版本上,美国的观众相对保守,而欧洲如德国、奥地利、法国的接受度就很高,他们的制作轮番非常快,而且多为不俗、出格之作。
对经典的大胆改编究竟是进还是退?凤凰歌剧院院长维亚内罗说:“我这样做也有可能是错的,但是不这样做就得死。”接着,他反问记者:“我想知道,如果你们的京剧总不变,还能生存下去吗?”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