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新泾镇、周家桥街道有500多名已婚育龄女性将陆续领到一张特别的“体检卡”。
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长宁区妇幼保健所作出承诺说,在以后的3年内,他们将免费为这些待业、下岗、早退、残疾或者身为“外来嫂”的贫困姐妹们每年做一次妇科体检,并负责跟踪、随访;凡被发现有癌前病变等严重情况者,本着“大家出一点”的原则,还将对其实施医疗救助。
脆弱女性妇科病高发
这件好事情的“触发点”,缘于一个“爱心普查”。长宁区有关部门、各街道利用3年时间,先后为全区贫困女性进行了6000余人次的妇科专项体检。结果发现,在这些“脆弱女性”人群中,子宫肌瘤、乳腺疾病、卵巢肿块等妇科病的检出率竟达5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更让人心感不安的是,她们中的绝大部分在确诊之后,却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这件好事情的“支撑点”,基于政府加大了对妇幼保健的投入力度,以及卫生、妇联部门探索为贫困人群提供公平医疗保障可能性的决心。近30家社区卫生、助产、计划生育指导、妇女病筛查机构在为全区18.4万名育龄女性建起保健网络的同时,究竟还能为那些“没有单位”“没有能力”的女性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
加强妇女的预防保健
本市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长宁区妇幼保健所在年门诊量、出院病人数、分娩数、手术量和业务收入等方面,一直算得上“排头兵”。然而这一次,他们则希望能将妇女的“预防保健”,同样演成自己的“重头戏”。
长宁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2个“全科团队”,可谓是基层医院深入于居民之中的“流动哨”。为了让全区一年4000名左右的产妇和她们的小宝宝能在第一时间接受到“送上门”的保健服务,区妇保院、妇保所已开始大规模的妇保、儿保培训,带领社区医生在居民家中手把手地演示如何查看产妇伤口、如何喂养宝宝、如何测量各项发育指标。
女性产后、更年期都是心理或精神问题的“高发”时段。由妇保院、妇保所牵头的8个“妇女儿童心理健康咨询点”,目前在全区各街道已颇有影响,今年以来接待的1100人次中,发现的50多名患者被及时转诊到了专业医疗单位。
外来嫂纳入防保范围
经济困难的女性人群,自然列在了“重中之重”。试点在新泾、周家桥两个街道(镇)为25至60岁贫困女性开展“跟踪体检”项目之外,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女性和嫁到上海的“外来嫂”也进入了长宁区妇女疾病防保工作的范围。
今年以来,全区相关部门携手,一举端掉了城郊结合部5个非法接生点和一批非法人流点。在刚刚过去的近2个月里,一个设置于区中心医院、由“政府补贴+医疗运作”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平产分娩点”,共为区域内流动人口接生婴儿7例,而每一名产妇只需自掏腰包800元。
首席记者 施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