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晚报】
霍英东说过:“我出身贫寒,少年时因过早为生计奔波而营养不良,尝够了体弱多病之苦。懂事后见国家贫弱,人民多难,更深感如果不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民族难兴国家无望之理。”为此,霍英东一直把体育运动视为振兴中华的重要标志和手段……
霍英东,中国体育的助跑器
1977年7月26日,霍英东带领香港足球队一举打进了在北京举行的亚非拉国际足球邀请赛决赛,在场的8万观众一起鼓掌欢呼,这给霍英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霍英东把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视为对祖国建设的最大贡献。
全球奔波
帮中国重返国际体坛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香港在亚洲体坛的地位颇高,霍英东也积极参加体育组织的领导工作,成为当年众多国际体育组织的领导人。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退出了几乎所有的国际体育组织,自从1971年我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体育全面重返国际体坛的号角也开始吹响。
霍英东开始充当“中国体育大使”的角色,在国际体坛展开斡旋,先后帮助中国重新加入国际足联、国际自行车协会、国际篮联等国际体育组织,为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据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回忆,如果不是霍英东极力斡旋,中国重返国际足联的日期有可能被压后。为此,霍英东全家总动员,以整个家族的关系和资本,全球奔波,纵横捭阖,为中国体育重新加入世界大家庭写下了历史性的一页。
出钱出力
助中国成功申奥
中国举办奥运会,是霍英东毕生的愿望之一。1991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北京将申办2000年奥运会。从此,霍英东再次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在国际上奔走呼吁。
霍英东虽然不是中国申奥委员会的成员,但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最得力的幕后活动家。那段时间,霍英东向不少国际奥委会执委游说,鼓励他们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霍英东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是多年的老朋友,那时,萨马兰奇正好在瑞典洛桑筹办奥林匹克博物馆,霍英东决定出资100万美元,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捐给国际奥委会。
本来霍英东对北京申奥很乐观,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这次失败对霍英东的打击非常大,有人甚至担心他会因此自杀。
到了2001年北京第二次申奥,霍英东当时虽然年事已高,无法亲赴莫斯科见证这一伟大时刻,但他依然让担任中国香港奥委会会长的儿子霍震霆代为出力。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胜时,霍英东在香港家中马上与身在莫斯科的霍震霆通电话,父子两人十分兴奋,在电话里反复地说:“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巨大的喜悦让霍英东兴奋无比,当晚下半夜,他赶到九龙公园与众多香港市民一起庆祝。
创立“霍英东体育基金”
重奖奥运得奖健儿
关于自己对中国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霍英东从来不愿多提,他往往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做的那些都不算什么。”事实上,在20年间,霍英东单为中国体育事业捐款就超过5亿港元。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了奖励中国奥运健儿,霍英东用1亿港元专门建立了“霍英东体育基金”,奖励每届奥运会的中国金牌选手一枚重1000克的纯金金牌和8万美元,奥运银牌得主可以获得重250克的金牌和4万美元,而铜牌也可以获得重150克的金牌和2万美元。
实际上,霍英东还会根据每届奥运会的不同情况而为中国选手增加奖金。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霍英东体育基金向中国运动员颁发了240万美元奖金,但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霍英东体育基金就颁出奖金3259万港元,就连中国女排的替补球员也获得了50万港元的奖励。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