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情牵祖国 揭秘霍英东体育兴国的光辉岁月
霍英东说过:“我出身贫寒,少年时因过早为生计奔波而营养不良,尝够了体弱多病之苦。懂事后见国家贫弱,人民多难,更深感如果不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民族难兴国家无望之理。”为此,霍英东一直把体育运动视为振兴中华的重要标志和手段。
1977年7月26日,霍英东带领香港足球队一举打进了在北京举行的亚非拉国际足球邀请赛决赛。 在比赛前,邓小平来到了休息室,热情地和霍英东及全体队员握手,并和大家一起进入球场看台。此时,在场的8万观众一起鼓掌欢呼,邓小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这给霍英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霍英东把支持祖国的体育事业视为对祖国建设的最大贡献。
霍英东对经济和体育向来持辩证的观点,他坚信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带动体育的进步;同时,他也强调“强国须从强体开始”,他说:“没有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体育水平是国家兴盛的标志。体育在和平发展时期的影响力是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在这次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取得的成绩堪称奇迹,为此中国人都很受鼓舞,外国人也很震惊,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霍英东本人也十分热爱体育运动,他年轻时是绿茵场上的健将,年纪大了之后还每天进行网球和游泳锻炼。霍英东曾语重心长地说:“以前中国人吃不饱、穿不好,现在经济好了,竞技体育也进步了,接下来应该让体育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对整个民族来说,金牌很重要,人民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过霍英东先生,在霍生仙逝之际,特作此文,缅怀霍英东对中国体育的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