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元伟绘
11月8日,甘肃兰州东方红广场附近,记者看到,科技馆规划用地被一栋栋大楼包围,在这块“黄金地段”上,野草丛生,堆放着沙砾、石块、垃圾。
连续几年,都会有小学生到这里参加一个活动,描绘“我心目中的科技馆”。但时至今日,孩子们心中的科技馆,仍然只是巨幅广告牌背后隐藏着的30亩闲置荒地。
据了解,兰州是全国惟一没有科技馆的省会城市。“青少年接受现代科技的启蒙教育,现代化的科技馆作用不可替代。”提起搁置6年之久的省科技馆项目,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颖倍感痛心。
自筹资金建馆,设计方案未通过审查
在没有筹建科技馆之前,甘肃省有一个兰州科学宫,供广大科技爱好者、青少年参观、学习。但是,兰州科学宫因投入少,功能单一,没有常设展厅,也没有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的临时展厅,缺乏吸引力。
到了1999年,兰州科学宫已难以为继,而此时,全国其他省市正在抓紧进行着科技馆的改建、扩建工作。
2000年,甘肃省科协准备兴建自己的科技馆。鉴于地方政府没钱投入,当时甘肃省科协的主要领导便决定自主筹资建设科技馆。现任甘肃科技馆馆长的郭成钰证实说,此想法得到了甘肃省原计委的批复:拿土地换资金,自主筹建,把此工程办成不花钱的项目。
按这个思路,原兰州科学宫被拆除,清理出一片空地,再征地,将面积扩大到30亩。
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兰州黄河集团公司第一个伸出“橄榄枝”,计划投资3600万元,联合建设科技馆。
出人意料的是,科技馆的设计方案未能通过兰州市规划局和兰州市建委的审查。审查方面指出,设计方案存在诸多不足:企业用于商业开发的面积过大,留给科技馆的面积过小,没有消防通道、停车场等。于是,黄河集团撤资退出,并拿走资金占用费400万元。
二次投资,占地面积不符合建设标准
2003年,甘肃省科协找到了第二个合作伙伴——甘肃金运房地产开发公司。该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联建科技馆。双方对用地比例进行了严格划分,科技馆只得到可怜的3亩4分地!
按照规划,科技馆跟大规模的商场、写字楼混在一起,这在全国科技馆中是没有的;科技馆面积小,很多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和商场共用一个通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不叫科技馆,只能叫活动中心!”中国科协的专家到兰州察看科技馆方案时提出批评。
但是,金运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投入4000万元,甘肃省科协如撕毁合同就必须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而履行合同又无法达到科技馆建设的国家标准。一场旷日持久的“扯皮”就此展开。结果,甘肃6年没建起一个科技馆。
按现代教育的说法,在科学素养方面,6年会延误一代人!
上任不久的甘肃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史振业无奈地说:“我们也着急,但是这事已经超出了科协自身的能力,只能等待政府给出具体意见。”
据了解,甘肃2600万人每年只有260万元的科普经费,这种1人1年1角钱的状况,11年没有变化。
在当地雄心勃勃建设“工业强省”之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科技支撑,工业发展能有后盾吗?自主创新能顺利进行吗?
省领导多次批示,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甘肃科技馆的建设问题引起了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他们先后多次批示,要求加紧建设科技馆。
7月18日,甘肃省政协举行建设甘肃科技馆主席督办提案会。针对《尽快建设甘肃科技馆,为全省青少年科学教育创造良好条件》的提案,甘肃省发改委等部门作了答复,并确定甘肃科技馆为公益性省直事业单位。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崔正华说,青少年科学教育是培养后备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部门要认真对待政协委员的提案,加快发展甘肃省科技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关心青少年科技工作的发展。
据了解,建设科技馆大约需要2亿元资金。如今,“甘肃科技馆还悬在空中,没有着落。”杜颖说。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以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常年向公众开放,对青少年实行优惠,并不得擅自改作他用;经费困难的,同级财政应当予以补贴,使其正常运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