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学们对福娃风筝工艺品格外感兴趣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仍然是教育。到今天,全国已有556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其中北京地区还将于年底选拔出200余所“同心结”学校,与国际奥委会大家庭成员建立结对联系。从学习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到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奥林匹克的种子正深埋到每个人的心中。花家地试验小学以“一班一国”的形式将奥运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向国外学生发出了奥运“请帖”,北京昌平二中虚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府学胡同小学更是凭借自身的丰富资源办起了奥运博物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清楚奥运到底是什么。麦当劳在宣传奥运,她就认为麦当劳是奥运。要想让孩子了解奥运,就应该先让他们产生兴趣。”奥组委捐赠事务办公室王明晏副主任与“奥运”打了多年的交道,他将收藏的奥运纪念品交给儿子,为府学小学的奥运博物馆锦上添花,“孩子首先要关注了解这些纪念品,然后学会将它们与伙伴们一起分享,无形中奥林匹克的文化和精神就传播开来了。”
府学胡同小学作为北京最早的近代小学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明朝。至今,它保持着传统孔庙的建筑风格,院内的文天祥祠堂更是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名声在外,自然得到了家长的青睐。学生家长中不乏世界冠军等知名人士。“办奥运博物馆,就是希望整合这些资源,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走近奥运。”府学胡同小学德育主任王哲表示了学校的良苦用心。
博物馆内有两个镇馆之宝,一个是张老师带领全班刻的一套以奥运图标为内容的印章。“我喜欢羽毛球,所以刻章时选择了这个项目的图标。”小女孩拿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讲述着刻章过程中了解到的项目知识和书法知识。而另一套镇馆之宝的创作者——面人郎的传人,显得沉默多了,但是面对自己的作品——福娃时,你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自豪。这种喜悦不正是奥林匹克带给孩子们的吗?
“我最遗憾的是,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很多优秀的展品无法第一时间展出。其中有个孩子亲手捏的升旗台,尽管歪歪扭扭,但却是他对奥运的理解。也只有展示出来,和大家交流了,孩子才能从中收获到新的东西。”在王哲主任看来,奥林匹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教育者必须为孩子们提供一份沃土。到了2008年乃至今后,种下的奥林匹克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