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地赶来的农民购票排队入场 本报记者 王警 摄
杨凌示范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周边肥沃的土地宜耕作。曾有神农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故事流传。1934年,于右任先生在此创立西北第一个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1997年,杨凌成为国家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在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已聚集了农林水方面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专门人才。
十多年前,杨陵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如今,已举办了13届的农高会,就这样传播着这个小镇的名字,从陕西到全国,从中国到国外,今年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机构来到杨凌示范区。
回顾农高会的举办历程,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亚杰显得很兴奋:“杨凌农高会,就是一场中国农业高科技的盛宴!”
一段记忆
淳朴的乡村集市
11月3日,距第十三届农高会开幕还有两天。杨家乡南庄村,距本届农高会的主会场———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只有1公里多一点,村外的一片温室大棚地头,李勇义沿着地畔来回已经走了数十个往返。从脸上兴奋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心里的不平静。
12年前,1994年10月,第一个冠以“中国”的农业科技博览会在这里举行。王亚杰是1997年才到杨凌工作,他翻看了当初的一些档案。“从场馆到设施都是很简单的,就像街头练摊……刚开始也不清楚是干啥的,就是来的人多,像赶大集一样。”
一字之改
“农博会”变“农高会”
2000年11月,在展会已开到第7届时,杨凌农博会改名为“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据介绍,从“农博会”到“农高会”一字之改,出自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范肖梅。当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都第一次组团来参加展览,国家科技部把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重要的涉农技术和成果都拿到了杨凌。
2000年第七届农高会,王亚杰担任展会的展览部长,会展前三天基本没有离开过高新技术馆,有一个场景让王亚杰震动:“馆里望去尽是人头。有的农民从开馆进来,快闭馆时才出去,整整一天都在一个个展位前咨询。”成千上万的农民乘火车、坐汽车、开拖拉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农民从种子市场购买到良种,有的从苗木市场购得成捆的树苗,还有的将农业机械开上了回家的路,更多的农民则是手中大把大把地抓着会场上散发的科技致富信息资料。
一日千里
杨凌改变着中国农民
李勇义和乡亲们的不平静不是没有道理的,13届农高会带给这个村子的变化正逐渐显现。祖祖辈辈靠土地生产的他们,也记不清从哪一天,村民开始习惯说技术这个词了;也记不清从哪一天,秋收后地里不再播撒麦种,而是搭建起一座座白色的温室大棚。
如今,在这个只有400余户村民的村子里,已有60%多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产业,而村外的那片温室大棚,每年带给村民的产值超过300万元。
王亚杰用了一个比喻:杨凌农高会带给中国农民的变化,和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带给国人的变化有异曲同工之处。“农民朋友逛农高会,就像改革开放让国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一样。农高会带给中国农民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更多的是观念上和思维上的冲击。”
一份期待
杨凌农高会之“全球化”
孕育了中国农业文明的陕西杨陵是“土味”十足的,但作为中国四大高科技展会之一的杨凌农高会又“洋”味可观。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的方案》中,提出要在4年后农高会上,境外展位和参展项目要达到15%以上。王亚杰表示,现在,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
王亚杰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办这个会一直在努力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变’,即不断适应农民朋友的需求,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适应全球化的需求;还有一个是坚决‘不能变’,即服务的主体———农民不能变。杨凌农高会成长在中国农业国家的深厚的土壤上,更多的传统农业,一方面说明我们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为杨凌农高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的目标就是:再过上几年,让杨凌农高会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本报记者 张小刚
第13届杨凌农高会闭幕
135万人次参展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张蕙 刘兢 张小刚)第13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9日在杨凌圆满闭幕。大会共签订合同与协议40项,促成项目洽谈、技术成果及产品交易总额198.8亿元,共接待来自国内外各界观众135万人次,创下历届参展人次新高。
本届农高会集中开展了“中加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周”、展览示范、交易洽谈、论坛研讨、技术培训、评奖评赛等六大板块活动,中加代表并通过了《杨凌宣言》。昨日上午,“合作周”闭幕,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加方代表表示,“合作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加拿大与中国的农业合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快评
在农高会后
让农民笑得更灿烂
本届农高会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十分丰富,然而有关如何应对农产品市场变化、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的服务几乎没有。一些农民说,告诉农民种什么能增产固然重要,但更想知道怎么销售产品,否则还会是一场空欢喜。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产方向基本上靠市场供求信息决定,农产品也不例外。如今,农民们已不再为增产发愁,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市场供求信息。因为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生产率提高,价低伤农的事情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难题。
今年10月下旬,因为当地市场需求不足等原因,西安阎良、临潼农民大面积种植的芹菜遭遇“市场寒冰”,每公斤芹菜的售价低到0.16元左右,一些菜农忍痛将绿油油的芹菜毁在田里。而在今夏,陕西一些地方的西瓜售价低到了每公斤0.2元以下,由此引发当地政府和媒体发起“拯救西瓜”行动。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基本全面放开,而大部分地方的农业生产经营仍维持着一家一户式的分散方式,农民获取市场信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急需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中介组织给予指导和服务。
新华社记者 陈钢 杨一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