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令基层水管部门头疼的末级渠系无人维修等问题,甚至抢水、偷水、不缴水费之类的水事纠纷,由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出现一一迎刃而解灌区派出大型机械协助协会进行渠道清淤。
秋末冬初,正是大修农田水利的好季节。然而,在当前一事一议开展并不顺利的情况下,末级渠系无人维修的问题总是令很多基层水管部门感到挠头。不过,随着一种新型合作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出现,这个以往让基层管理部门头疼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不仅如此,就连那些抢水、偷水、不缴水费之类的水事纠纷,竟然也因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出现一一迎刃而解。对此,水管部门认为,在自愿和民主原则下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适应了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解决了政府管不了、管不好、农民又不愿管的事,弥补了农村水利管理上的“缺位”。如今,随着广大农民和各级基层政府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逐步认知和我省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省各地用水户协会的总数已超过两百个。这种新型的合作组织已开始发挥出积极的效能。
农民管起自己的事
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的泰来农场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在由灌溉站统一管理的时候,用水争端总是不断。用水量不平等、水的浪费很大,而且老百姓不愿意交水费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才能用上明白水、公平水、放心水?
2005年秋天,省农垦总局将泰来农场作为节水改革试点,成立用水者协会,让大家共同参与用水管水。在农户的推举下,南、北两区各选出主席1人、副主席2人。协会成立后又制定了《泰来农场灌区用水者协会章程》、《用水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会员代表、主席的职责和义务,还明确了支渠以下田间沟渠的维修和管理、水量的分配和落实、水费收缴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11月初,记者采访泰来农场用水户协会南区主席王子力时,他说出了自己对于协会的看法:以往配水、管水都由灌溉站全权负责,群众参与意见少,对好多事情不清楚,再加上一些“人情水”、“面子水”的出现,群众心里有疙瘩。协会成立后,灌区把这部分管理权交给协会,协会又把每条渠道都划段承包到会员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共同管水的局面。大家不仅互相监督,而且事事有人问、有人管。会员什么时候用水、用多少水都由协会统一调整,并通过居民组及时向用户公布配水、放水、收费情况。遇到疑难问题大家共同商量。由于账务透明、用水节约,人均承担的水费明显降低。在用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协会辖区的水田灌溉面积又增加了1120亩。
显然,用水户协会的出现改变了农民缺位于管理的尴尬。以往,农民作为用水主体,却不参与用水管理,没有用水知情权、决策权和管理权,这种缺位必然引发一系列矛盾。成立用水户协会后,农民独立、民主地选举出协会领导人,在管理、建设、财务上都享有高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产权模糊、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效益不高等问题,调动了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
一事一议有了新载体
当呼啸的北风吹落了树叶,忙碌了一春一夏的农民又迎来了兴修农田水利的好时节。多年来,我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一直是政府投入为辅,农民投入为主。但是近年来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成为一道难题。“一事一议,议而不决、议来议去没结果。”成了很多基层干部最头疼的事情。农田水利建设滑坡,直接影响了粮食增产,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而当一些地区用水者协会成立后,农民用水户协会成为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组织载体。
五常市龙凤山灌区从2004年起陆续成立了27个用水者协会。根据协议,灌区支渠以上工程由灌区承担,支渠的维修、养护由协会负责。协会每年拿出经费的50%用于支渠的养护和维修。而在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查哈阳农场,他们的做法是协会将每道支渠都划段承包到每个会员头上,使每家每户都成了工程的管理者和维修者。由此,每当用水结束后,大家都自觉对自家地段的沟渠进行清理、维修,而且兴修渠道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如此一来,协会代表了用水户的利益,用水户把田间工程当作自己的财产,把搞好灌溉当作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往问题成堆的末级渠系有了维护人。一事一议也不再议而不决。
协会是柄双刃剑
既然农民用水户协会拥有如此多的好处,它的发展也就应该非常顺利。可是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最初,对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成立,很多水管部门是存在着抵触情绪的。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的魏邦记告诉记者,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原来属于灌区的部分职责被交给了用水户协会。相对来说,水管部门的权利变小了。协会还要占用一定比例水费,灌区的利益必然要受到损失。而且协会成立后,水成为商品,农民参与用水管理,拥有了用水知情权、决策权和管理权。如果灌区服务不到位、计量不准确,农民就有权利不交纳水费。这就给灌区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用水户协会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水管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约束着农户的行为。
魏邦记介绍,到2005年底,全省只有农民用水户协会113个。此后,根据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并通过开会、办讲座等形式扭转基层水管部门的思想认识,在全省掀起了一个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高潮。根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农民用水户协会255个,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灌区,但其中大多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还处于边运作、变成立、边规范的阶段。
协会不要一刀切
显然,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在我省才刚刚起步。根据近两年的实践,各地应根据自身条件不同选择适合当地实际,又有利于灌区发展的模式。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切不可“一刀切”。
据了解,我省现已组建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其中采用最多的模式是以五常市龙凤山灌区为代表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户模式。这种模式适合规模相对较大的水利设施,如大中型灌区。由水管单位负责管理骨干工程,协会管理田间工程。
其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户模式。这种模式适合规模相对较小的水利设施,如小塘坝、灌溉机电井、小型灌区等,国家对这些小型水利设施补助投资建设完成后,可交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
第三种模式是水行政主管部门 承包人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户,这种模式适合已经承包的小型水利工程,如兰西长岗灌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有关法规政策和合同来约束承包人的行为,农民用水户协会监督承包人,维护农民的权益,限制承包人私利最大化的行为。在承包到期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转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民用水户协会。
不可否认,眼下才刚刚起步的农民用水户协会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由于田间工程不配套就增加了协会工作的难度,也影响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而用水户协会是经济自立的非盈利组织,没有利润也就没有资金积累。目前,我省成立协会的经费来源是从灌区水费中提取一定比例,遇到干旱年份水费收入减少,就影响到工程维护费用和协会人员的工资。有的协会还没有经费渠道,协会成员义务服务,在这样的状况下自然无法充分调动协会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协会运作还存在运作不规范、登记注册难的问题。目前我省很多灌区管理单位把协会办成了灌区的下设机构,有的还和农村组织机构混在一起,与村委会合一,职责混乱,不能真正体现大多数农民的意愿。
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农民用水户协会今后的发展中,以上难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