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1月10日电(记者沈洋、林艳兴)“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古村落的保护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规划有序,措施得当,新农村建设将大大促进古村落保护工作。”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在江西婺源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开幕式上作上述表示。
11月10日到12日,32名中外专家齐聚江西婺源为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出谋划策。期间,中外专家将重点探讨如何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保护和发展中国古村落。罗哲文说,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农村建设并不一定要破坏古村落,古村落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协调发展,并相互依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重光说,中国古村落保护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号上,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保护、规划措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也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杨重光说。
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女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群,而且是保护古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保护古村落也不仅仅是古建筑学家、文物学家的研究范畴,也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教育专家研究的范畴。”
罗哲文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古村落的破坏有加剧之势。因而,中国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他说,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要破坏掉只需几天的工夫,一旦破坏了就不可恢复了。
罗哲文还称,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他说,“与会专家有个共识,那就是古村落的保护主体是生活在古村落的居民,没有当地居民的参与,古村落的各项保护措施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除与中方专家一起探讨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问题外,来自法国、德国、日本的专家还将介绍国外在保护古村落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
本届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研讨会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委员会和婺源县政府等单位承办。
婺源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誉。目前,婺源县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全国民俗文化村12处。另有13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婺源徽剧、傩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歙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