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掀起学习李春华事迹热潮
80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熊小平
实习生 彭立平 王梅芳/文
记者 伏志勇/图
春华秋实,正是橙黄橘绿时,学习春华精神的热潮在全国掀起。 11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清华大学召开“学习李春华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11月4日,湖南师范大学的部分师生在学校党委组织下,又一次聚在一起深切怀念春华;11月7日,英雄母校衡南县一中3300多名学生庄严宣誓签名,学习校友春华舍己救人的精神。与此同时,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组成阵容庞大的采访团,集中采访春华生前的同学、老师以及他的家人和朋友,衡阳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学习李春华。
首都大学生座谈学春华
“李春华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与人格力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观自我的视角,激励所有大学生从中学习成才的经验,汲取奋发前行的力量!”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于11月3日在清华大学召开“学习李春华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北京大学学生白小龙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声。
在座谈会上,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冀学锋、李春华的哥哥李佳庆和同学李桢,回顾了李春华舍己救人的壮举,讲述了他生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在座的大学生泪光闪动,也促使他们对自身的价值观、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行深入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博雅在发言时感慨地说,李春华不仅是所有师范人的骄傲,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感召下精神集合的典范。清华大学学生毛捷说,要学习李春华同学克服困难,利益让给别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奉献社会,忠心向着党和人民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激励更多的青年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在座谈会上,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岳向李春华家属颁发了团中央、全国学联追授李春华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学生干部”证书。
师大校友忆春华
“春华不仅是属于湖南师范大学的,也是属于大家的,更是属于全国的。”11月4日下午,在湖南师范大学行政大楼会议室,湖南师范大学各学院的学生代表再次聚在一起,追忆春华,校党委书记张国骥参加会议,勉励同学们化悲痛为力量,从春华同学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学习他“克己、敬业、博爱、宽容、勤奋”的精神。
时间的流逝丝毫没有减少同学们对春华的深切怀念,大家再次忆起春华时依然忍不住低声抽泣。他们踊跃发言,每个人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和自己的深刻认识,他们谈到发扬星火精神,谈到奉献点亮人生,谈到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谈到传统道德对大学生的影响。
“为人处世,他就是那样低调。我敢说,如果他不牺牲,救人这件事情我们都不会知道。因为他从不宣扬自己。”他的同学黄艳飞说,“一想到他,我就觉得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感受,我真真切切地发现他的好。和他在一起时,他是那样和善、有原则、关心人。到他家去送他最后一程,我才知道,原来他的家那么破……这些天,我把悲痛压在心底。我想,从精神世界来说,他就是一个儒家的士大夫,一步步完善自我,力图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在网上流传着一些这样的言论:有人说春华太蠢了,有人说他不理智,甚至有人说他对家庭不孝……而他,当时就没有考虑这些,为了两个小孩子就这样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春华昔日同学王林在发言时激动地说,“这样的言论真是太可笑了。难道所谓的理智,就是看着两个生命活活被淹死?难道他当时还应该计算出生命的价值,看值得救还是不值得救再下水……他的行为,已经树立起80后大学生的形象,让更多的大学生认真考虑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大学生都能像他那样,学习到他的那种政治信仰,成为一个像他那样纯粹的有高尚情操的人,他的行为,就是值得的。”
宣誓签名学习春华
“缅怀英雄,我们郑重宣誓:向英雄李春华学习!学习英雄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学习英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我们将永远铭记英雄的名字和壮举,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11月7日,在春华高中时就读的衡南一中校园里,同学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学习李春华。宣誓后,学生排着长队有序地走向写着“向舍己救人好青年李春华同学学习”字样的横幅,神情庄严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衡南一中副校长谢林介绍,全校有3300多名师生参加宣誓签名。
“春华哥有太多东西值得我学习了。”刚签完名的高一363班陶勇红同学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春华哥的举动让我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我时常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两名落水少年之一……”高二339班陈懿深受感动。
345班教室,“学习李春华主题班会”正在进行。班主任曾建华说会上出现了一些他意料不到的发言:“通过学习春华精神,有的同学开始总结自己平时的举动,告诉自己今后要怎么做,还有一个同学提出了是不是只有贫困才能造就英雄?的问题,引起了大家激烈的讨论。”同学们的思想活跃,而且整体面貌也有所改变。“关于李春华的主题班会我已经开过两次,而且还准备继续下去。”
记者在春华墓前三鞠躬
11月4日至11月7日,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下,全国有40来家新闻媒体分别来到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市李春华的家乡以及李春华生前就读过的衡南一中等地进行采访。
在采访中,记者们在了解到李春华生前的点点滴滴时,都被春华的精神深深打动。《中国青年报》记者蒋昕捷说:“看了最先深度关注李春华英雄事迹《法制周报》关于此事的详尽报道,我就被深深打动了。在采访中,再次听他的同学、老师动情讲述他的故事,我依然激动不已。”在春华宿舍,在春华老家,站在英雄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记者们盘桓良久,含泪采访,常常唏嘘不已。
11月6日下午,记者们来到春华墓前。秋阳高照,清风徐来,一冢新坟,英雄长眠。记者们自觉地集体肃立在英雄墓前,三次深深鞠躬,以表达对英雄的敬慕。
媒体报道
★2006年1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评论文章《李春华让我看到了青春的责任和担当》。
★2006年11月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文章《团中央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习做青年先锋》、《湖南师大学生李春华谱写生命之歌》、《生命的意义——追记湖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春华》。
★2006年11月3日,新华社发表文章《青春之歌——追记勇救落水少年牺牲的大学生李春华》。
★2006年11月2日,新华社发表文章《李春华被追授“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学生干部”》。
征文选登
湖南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 张国骥 校长 刘湘溶
李春华离开我们已经100余天了。大家缅怀春华、讴歌春华、学习春华,不仅因为李春华是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还因为他是一位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劳作了一天的李春华在明知下水救人有危险的情况下,毅然跳入了水中。在成功救起第一个孩子后,他已精疲力竭,此时也可以不再去救第二个孩子,但李春华却再次选择了下水救人。这是英雄的选择,这是何其壮丽的选择。
李春华令人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不仅仅是他的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壮举,还有寓高尚于平凡的点点滴滴。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5年5月8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上中学时就立志当一名教师,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努力奋斗;他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李春华珍惜年华,认真学习,刻苦攻读,门门功课优秀,并一次性以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李春华切身感受时代脉搏,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带头捐款和无偿献血;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成为一名深受同学们拥戴的班长和学友;他家境贫寒,但从不在父母、老师、同学面前叫苦叫穷,而是坚持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他身为班长和特困生却从未申请过资助;他曾主动放弃高考加分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帮助身边的人。在李春华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优秀青年、一名优秀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可贵品质。他不愧是当代大学生的楷模,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李春华之所以能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他长期自我锤炼和奋斗的结果,是党、家庭和学校培养、教育的结果。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春华从小乐于助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李春华受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良师言传身教、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滋养。
李春华精神是永恒的。作为春华的母校,湖南师范大学有着产生英雄的人文沃土,我们有责任也有决心把向春华的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千千万万个李春华式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斯人已逝,精神永恒!
春华丝语
管理孩子要因人而异
2005年11月7日 星期一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管理孩子更要因人而异。我看到这么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
有个班级集体郊游,事前,老师再三嘱咐同学们不要带小刀等危险品。
上车后,老师就问:“谁带小刀,请赶快交出来。”立刻,有七名学生交了出来。
接着老师换了口气:“我知道有人还没交,以后要是在路途中被我发现,我将对这些同学不客气。”
不一会儿,有两名学生怯生生地交出两把刀。
尔后,老师又换了一口气:“各位同学,老师现在要削苹果,谁还有刀呢?”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秉性,如果不加以分辨,只用一种方法去对待,即使好心也会碰一鼻子灰。就像用不熟悉水性的水手来掌舵,再好的轮船也会撞礁石。 (责任编辑: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