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女性:嫁一个人好难
11月11日,这个日子因为有4个象征孤身一人的“1”,被戏称为“光棍节”。曾经只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光棍节”,如今被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所接受。与其说这是个节日,不如说这是城市单身人群的自嘲。
今年年初,省妇联抽样调查显示,杭州30岁到50岁的单身人士突破20万,其中大龄单身女性占了很高比例。有学者说,我国第三次单身浪潮已来临,“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的并存,使得未婚率和离婚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度。近日,我省一个较大的交友俱乐部对其万名成员进行了单身状况及会员交友情况分析后发现:单身未婚的择偶现象在近两年出现了新的变化。
本报记者 贺一祺 通讯员 金宗雨/文
女儿才过二十家长已经着急
“女儿一过20岁,很多父母就开始着急了,开始给孩子们拟定‘恋爱计划’,有些甚至瞒着孩子来我们婚介所给女儿物色对象。”心心缘交友集团的工作人员这样形容那些对女儿终身大事心急如焚的家长们。
这句话也在大学校园里得到了印证。记者在杭城高校里调查时发现,就连刚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大一学生也表示:父母对孩子“谈朋友”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从高中时代的强烈制止变成了热烈鼓励,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还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催促他们早日“定下来”。
胡美丽是浙江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给那些相亲会吓出来的,说什么大龄女性出现过剩现象,爸妈就急了。”
“与其管头管脚的,还不如积极地鼓励他们,学校不像社会那么浮躁,还是能培养出好的感情来。”一位主张尽早给女儿找对象的家长表示,婚姻是孩子的第二次人生,女方早点找对象,选择的余地可以相对大一点,退一步说,如果孩子将来干得不好,嫁得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高”女性依然是老大难
在婚介机构登记的“单身贵族”中,女性与男性的比例是6比4,其中,学历、素质、收入都高的“三高”女性,找对象却成了“老大难”,心心缘交友集团向记者透露了这一最新统计结果。
以前曾有这样的说法:本科生是黄蓉(可爱),硕士生是李莫愁(哀怨),博士生是灭绝师太(无情)。更损人的说法是:“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有时尚杂志又把这“三高”女性称为“剩女”。
“剩女”为什么会被“剩下”?心心缘交友集团的工作人员分析说,很多女孩在婚恋的黄金期间为了学业、事业而奋斗,错过了择偶的最佳时期。她们有的忙于事业,没时间恋爱;有的太挑剔,择偶要求过高;有的学历太高,让男人有压力;有的喜欢自由,不想进入固定轨道。有的人说,“剩女”是被男人制造出来的。因为她们独立,有工作,有些甚至有房子、车子,普通男性就不敢往旁边站。
尽管如此,将近90%的“剩女”还是有结婚成家的想法,其中一部分来自社会舆论,特别是家长的压力。另一方面,不少适婚年龄的白领都是独生子女,单独照顾年迈的父母显然力不从心,想得长远一点的,还要考虑自己年老后的生活。
经济实力成择偶重要条件
与以往重感情不同,近几年来,在婚介机构和相亲会上,大多数前来相亲的女方或者是女方家长,都把对方的经济条件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
“我并不在乎对方有多少钱,最起码自己能够独立,但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我的生活质量反而下降或者让我背上经济包袱,我想我不会接受。他至少应该拿钱比我多。”很多白领女性自己有着相对比较可观的收入,虽然对男方经济条件的要求并不是很苛刻,但至少会要求对方要比自己出色。虽然在女性看来,这样的要求并不算高,但在现实中,这已淘汰了一大部分男性。
“我不会找一个跟着他租一辈子房子的男友。”很多女孩子认为,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才有家的感觉,才能有安定的生活。而女方的家长们对于自己惟一的“掌上明珠”所托付的人也需要进行几番比较,“同等条件下,有房子的总比没房子的好”。
但在大城市,买一套可以用来结婚的房子并不容易。“我不吃不喝供一套市区60平方米的房子,也要花上10多年的功夫。”在许多单身男性看来,“男方出房”的传统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如果以是否有房为衡量标准,也有一部分男性、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被淘汰了。
于是,对单身的白领女性而言,可选择的人就更少了。
男强女弱择偶观让好女难嫁
“某女,芳龄二十五,留美博士,年收入百万,杭州人,年轻漂亮,家庭条件优越。”一个称得上“十全十美”的女孩的征婚广告见诸报端后,却遭到了意外的冷遇。即使偶然有勇敢者来尝试一下,也还是因为“条件不够格”或“没感觉”而“落榜”。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里,借方老爷子之口,很精彩地阐述了一个道理:“嫁女一定要嫁胜似吾家,娶媳一定要娶不如吾家。”男强女弱的传统择偶理念无疑是造成单身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男性选择配偶,倾向于选择那些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经济条件比自己低的女性,女性也喜欢找那些比自己优秀的成功男人。总体上说,男人的择偶标准是向下,女人的择偶标准是向上。
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男性的社会地位越高,可以选择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成功男性一般不会找不到老婆;女性择偶是向上的,社会地位越高,可以选择的男性就越少。这一择偶模式,造成了目前的两大单身群体:单身男性位于社会底部,大多是农村或城市贫困人群。有报告统计,中国光棍中农民工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女性单身群体则位于社会顶部,女博士,女企业家,女官员,女教授等,是女性单身的集中区域。
男大女小择偶观让人错失缘分
在中国的很多传统择偶观念里,年龄也是一个无形的条件。男大女小是最常见的年龄组合,而男小女大,尤其是女性年龄比男性大很多的组合,则很容易引起非议。
在婚介所里,单身男性通常都要求找一个比自己年轻的女性,而且越年轻越好。而一些事业上比较有成就,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中年成功男士,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普遍要求对方的年龄要比自己小很多。曾有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60多岁的房地产商,希望通过“心心缘”的牵线搭桥,找一位二十几岁的女孩子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但谈了好几个后,最终都因为缺少共同话语无疾而终。另一方面,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要找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当的男性就比较困难。而一些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的成功女士因为离婚或丧偶的缘故,想再找一个同年龄段的男士,就更为困难。部分男性对配偶年龄的过分要求,让许多女性少了选择的余地。
晚婚不要紧 心态要健康
“其实晚婚是现代社会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条件优越的人,在选择对象的时候过分挑剔,造成大龄未婚的局面。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们一定要坦然面对。晚婚不要紧,要紧的是心态。”
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娄振山认为,众多单身男女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认知偏差造成的。
一些大龄女性,在以往择偶过程中,因为要求过高而失去了很多机会,本应吸取教训,变得现实些。可是,她们反而把高标准守得更严,认为“事到如今,我不能让人笑话”,这种心态使她们更加“精挑细选”。娄振山认为,这种心理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适当降低要求,脚蹋实地才是正确的做法。
还有些大龄女性因为眼看别人谈婚论嫁而自己形单影只,对自己悲观失望,认为爱情再也不会光临了。娄振山认为,这种自卑心态很容易使那些女性把自己的心扉逐渐关闭起来,即使真情到来,也因为害怕而不敢大胆追求,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屈从于社会、父母、朋友的压力和影响,草率地找个对象凑合完事。这是很不可取的,将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婚姻幸福。
娄振山建议,众多单身特别是大龄女性在选对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过于挑剔,也不能自卑,要准确地制定标准。因为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只有自己。(11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