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文》杂志
《美文》主编贾平凹
贾平凹、穆涛回顾《美文》创刊旨趣
《美文》的刊名让人很容易想起那种文风绮丽,语词雕琢的散文。实际上,《美文》从创刊之初,主编贾平凹就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也是为了区别文学史中对“美文”的那种唯美的理解。他认为,文学要宽一些才有力量,散文也是这样,一味的花花草草和个人小天地很难出大些的作品。在这种理念下,《美文》高扬“大散文”的旗帜,在争论中赢得了文化界和读者的认可。
杂志档案
《美文》杂志
创刊号
《美文》,1992年9月创刊,创刊时为散文月刊,2001年发展为半月刊。下半月刊是“少年散文”,发表中学生散文作品。《美文》有17篇作品收入国家全日制中学语文课本和读本。其中有15篇为中学生作者。
人物名片
《美文》主编贾平凹
贾平凹1992年9月创办散文月刊《美文》杂志,任主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长篇散文《老西安》、《我是农民》、《西路上》等。穆涛1993年调入西安《美文》杂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美文》执行副主编……
初创“大散文”
《美文》酝酿之初,散文在国内还处于低潮,那时散文界弥漫着一股柔靡之风———而这正是贾平凹所厌弃的。在《美文》创刊五年之后的1997年,他再次重申,“我们办这样一份刊物,目的就是以我们的力量来反对那种甜腻的,花花草草的,小肚鸡肠的一类文风,倡导散文的大气,清正,鼓呼把散文的路子拓开,使越分越细沉沦为小家子气的散文广大门路,所以我们喊出了‘大散文’的话。‘大散文’的观念说出后,引起了散文界长时期的争论,我们不敢说我们的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就都是所谓大散文,但是我们可以说,五年过去,检阅我们的刊物,我们倡导的精神足以看出。而且,这种观念,得到了广大散文作家、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国内相当多的散文杂志和综合性文学杂志也相继开设了大散文栏目,与我们遥相呼应。”
为了给《美文》约到优秀的“大散文”,1992年春天,贾平凹到了北京和天津,拜访了很多老作家和老文化人,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对于走不到的地方,贾平凹就写信约稿。
不久,冰心、孙犁、施蛰存、杨绛、萧乾、徐迟、汪曾祺等人后来陆续写来了文章。“好文章太多了,足够我们发好几期。
于是,从9月份起,当年的四期杂志分别叫做创刊1、2、3、4号。”贾平凹说,“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编辑体例的因素,因为创刊号在9月,下一期直接叫10月号显得唐突些。”
王云奎在《美文》异军突起
在《美文》的作者中,陕西省凤翔县财政局长比较特别。他没有抽烟、喝酒之类的嗜好,就是爱看书,业余写点休闲类的散文。2001年6月,他带着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到西安来见穆涛。
在闲聊中,穆涛戏称他为“财神爷”,不料,王云奎却感叹自己的工作难做,虽然他倡导依法理财,许多工作都走在陕西省最前列,但王云奎有更多的感触:县上要保项目谋发展,得财政局拿出资金;基层要保工资,补缺口,也得在财政上想办法……穆涛一听,就鼓动他把这些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因为这些内容比你拿来的文章有价值得多”。王云奎说自己5、6月间记有一些日记,穆涛让他整理一下,再拿过来看看。
王云奎把一多万字的文章拿过来之后,穆涛觉得可以发表,贾平凹看了,也觉得这种形式比较好。编辑之后将它改名为《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发表在2001年9月号的《美文》上。这是《美文》杂志创刊以来发表的篇幅最长的单篇作品。当期杂志出版后,立即在国家财政系统产生了影响。财政部领导阅读后于10月1日作出批示,要求系统内给予重视和研究,并将凤翔县破格列为全国惟一一家县级“全国财政信息直报点”。
在散文界,《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多家报刊全文转载或部分摘发这篇文章,2002年6月,这篇文章获得了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大奖(单篇作品奖)。2002年7月26日,由《美文》杂志发起并联合陕西省财政学会,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市文联共同主办了“王云奎散文作品座谈会”。
参会者有来自省内外的40余位专家、学者。
《向农民道歉》引发普遍关注
2003年第一期,《美文》刊发了陕西省白水县组织部长马银录的作品《向农民道歉》。这篇让穆涛流泪读完的作品刊出后,同样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穆涛家住西北大学,2002年7月,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向农民道歉———一个组织部长的驻村手记》一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2000年11月25日,白水县西固镇因税费征缴发生了器休村村民打砸镇政府和派出所的“11·25”事件。2001年4月,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批示,按照省市安排,中共白水县委组织部长马银录带领工作组深入西固镇器休村,驻村入户,向农民道歉,最后平息了事态,解决了问题。这本书是马银录撰写的驻村手记,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工作组深入实际,走访群众,听取意见、调查研究,圆满解决“11·25”事件的经过。马银录一行一进村的时候,农民们冷眼相对,恶言攻击。2001年7月4日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农民们自发组织了欢送仪式,敲锣打鼓,挂着泪水、捧着床单、鸡蛋、苹果来送别……穆涛在泪水的伴随下看完了这本书,书中某些场景的描写与《暴风骤雨》如出一辙。但是,这本书出来几个月后没有太大的影响。于是,他决定精选书中部分内容,在《美文》上刊出。穆涛立即拨通了贾平凹的电话,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贾平凹当即表示了同意。放下电话,穆涛马上带着书赶到了贾平凹家里,两人当天就确定了刊出的内容。
最后,编辑部从《向农民道歉———一个组织部长的驻村手记》选出了六万多字,在《美文》2003年第一期杂志发表,穆涛还专门写了《稿边笔记:以往是不能被容忍的》同期刊出。同时,农民在该书中提出的八个问题也印在了封面上。杂志出来以后,迅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讲述”
栏目以及陕西电视台对马银录进行了专访,《新华文摘》、《报告文学》等杂志以及很多报纸都连载、报道了此事。(记者 张弘)
(责任编辑:黄成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