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可可西里11月11日电(记者 刘诗平)可可西里,不仅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众多珍稀植物生长的乐土。在这里,高寒草原、高寒草甸,以及高山冰缘植被广泛发育,高寒垫状植被、高寒荒漠植被穿插其间。 夏天,鲜花盛开,可谓“花花世界”;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依然有不少红花绿草,满眼生机。
记者连日来随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考队沿库赛湖、卓乃湖、太阳湖、可可西里湖等地考察时看到,五颜六色的植被装扮着这个罕为人至的世界:库赛湖畔成片的准噶尔红砂、卓乃湖边透着生命绿色的蓖齿眼子菜,科考湖畔红彤彤的唐古特红景天、布喀达坂峰脚下金黄色的柔子草和青藏雪灵芝……
研究青藏高原植物已有20年的科考队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卢学峰博士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曾考察过4次,但冬天进入核心区作系统考察,则是头一回。虽然冬季的植物不如夏季繁盛,但他同样感到收获巨大,并仔细地对所见植物作了详细记录。
卢学峰告诉记者,可可西里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高山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分布。其中,高寒草原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主要有紫花针茅、扇穗茅、青藏苔草等。常见的伴生植物则有垫状棱子芹、紫羊茅、垫状棱子芹、沙生风毛菊等。
他同时认为,可可西里地区的生态系统在冬天仍然保存完好,各级食物链仍能顺利地联系在一起。不过,由于气候条件严酷,土壤相对贫瘠,寒冻风化剥蚀较强和植物群落本身种类组成相对贫乏,加之结构简单,植被容易受到干扰破坏而不容易恢复。
科考队员、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段元文博士说,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但红景天、雪莲等高原植物却能适应这类严酷的自然环境,成为极端环境下重要的植物“基因库”。
“青藏高原的植物有500多种。由于目前对青藏高原植被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很多植物需要作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这样,就不仅需要在春夏时节对可可西里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冬季进入核心区考察同样极为重要。”卢学峰说。
冬天并不是可可西里植物生命的枯竭期,而是众多植物的生命孕育期。除了肉眼能看到的充满生机的植物外,更多的植物虽然处于休眠期,但是花芽已在当年秋季孕育完成。一旦第二年春天到来,则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4ā???6?62??ā?6?6?Ф伐Х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