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大量的秸秆被种植户在田间地头付之一炬、化为灰烬。而与此同时,许多的养殖户却在为季节性缺草的问题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通过与西北农大等高校教授、农业机械专家合作,研制出新型秸秆利用设备,并把这种设备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加工出秸秆袋装微贮饲草,从而引发了秸秆草业的革命。 昨日,记者对话“新天地”老总田英申,从中解读其成功破解玉米秸秆加工难题,让秸秆变成
“微贮饲草”为秸秆找到出路
记者昨日采访“新天地”老总田英申了解到,长期以来,焚烧秸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令人头疼不已,于是,给秸秆找“出路”成了当务之急。从1997年开始,经过8年艰苦探索,在政府政策引导、省农机局资金扶持、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新天地公司成功破解玉米秸秆加工难题,将秸秆挤丝揉搓加微生物处理,使之变成优质饲草,畅销全国24个省区。2001年,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教授到该公司考察后由衷赞叹:“玉米秸秆纵切挤丝是秸秆草业九十度的革命。”玉米秸秆变“废”为“宝”,不仅使长期困扰我省关中地区的秸秆焚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农民卖秸秆每亩增收七八十元;加工成饲草后,每吨升值70元以上;饲草贮存期长达两年,解决了畜牧业发展冬春季草荒问题;并且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利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
200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互联网信息摘要》反映“西安周边大量焚烧玉米秸秆,漫天浓烟,威胁飞行安全”的信息上特别批示:“此事已强调多年,仍未得到解决。看来,关键要给秸秆找个出路。农业部要予以重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治本措施。”温总理批示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咸阳市在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的同时,积极为秸秆寻找出路。得知临潼区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能将玉米秸秆转变成优质饲草后,渭城区区长立即带领机场周边6个乡镇的领导干部共40多人,到新天地公司“取经”、“求援”。新天地公司则毫不犹豫地给这些乡镇派出了10多套玉米秸秆挤丝揉搓机,并在当地贴出告示,以每吨35元的价钱,敞开收购玉米秆。这一来,这些本要烧掉的“废物”,全部变成了优质饲草,农民还从中获得了一笔意外的收入。
微生物处理让“粗料”变“精粮”
“技术创新不仅要追求高新,更关键的是要便于农民使用掌握。高新技术‘农民化’才是我的目标。”农民出身的田英申最看重农民的感受。
的确,新天地的秸秆揉丝机在外人眼里并不起眼。但是,在切割技术上创造性地变横切为纵切,又通过切揉过程破坏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揉成细丝,为此被有关专家誉为“秸秆草业的革命”。在饲草加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捆捆秸秆从机器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来时已经是变成混合着微生物发酵剂的细丝,柔软清香。“这机器已是第5代产品,新加的滚动条已经不需要人费劲把秸秆塞到机子里了。小型的还可以推到田间地头儿,省力省电,就地加工。”田英申如是介绍说。
据了解,微生物处理技术是新天地的另一个技术绝活。玉米秸秆质地坚硬,粗纤维含量太高,牲畜不爱吃,是它一直得不到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秸秆通过机器切割揉搓成饲草后,保鲜存储是个大问题。一般袋装70天后就会发霉变质。而添加了新天地研发的微生物菌种后,不仅确保饲草营养品质,而且还增加了柔韧、膨胀度,并带有浓郁果香。农业部饲料检测中心和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对新天地的草产品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发现微贮饲草的粗蛋白平均值为9—12%,比过去增加了4至7个百分点;粗纤维由45—55%降为8—12%,达到优质饲草标准。
此外,通过袋装生物发酵技术,积压袋贮——变传统的窖贮为袋贮,解决了传统窖贮占地面积大,防火防霉难的难题,同时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便于长途运输。从回收秸秆、加工、到包装、运输、销售,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实现了秸秆由资源向商品的转变。
“微贮饲草”让奶牛日增几斤奶经过挤丝揉搓加微生物处理后,袋装微贮玉米秸秆变得柔软且营养丰富,牲畜采食率由以前的40%左右,提高到97%以上。据西北农大的专家调查,经过新技术拉丝加工以后的秸秆饲草,对营养的有效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
田英申告诉记者:“据公司在临潼区雨金镇两年的对比试验,与喂干麦草相比的牛、羊日增重提高30%左右,奶牛日产奶量增加5公斤左右。而且由于饲草内微生物在牲畜体内的特殊作用,牲畜的营养吸收能力明显改善,免疫力显著增强。”之后,吉林四平和宁夏吴忠市的养殖户先后使用此项技术分别发现:吉林四平的奶牛日产奶量平均增加2.5公斤,日增效益2元。肉牛日增重平均0.5公斤,日增效益1.5元,可使四平市多产牛奶1.18万吨,多产牛肉7.2万吨,可为养殖户增收2.25亿元,全市农民平均户增收425元,人均增收112元;宁夏吴忠市的奶牛日产奶量增加最多达6公斤,平均增奶4.6公斤,按当地鲜奶价格计算,每头奶牛日增效6.77元,可为养殖户增收6500万元,为农民增收9000万元。
每年都要为缺草而头痛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听了新天地公司对秸秆微贮饲草的介绍后,极感兴趣。2004年6月,宁夏农机推广站联合利通区农机局、畜牧局,在当地进行了为期15天的奶牛喂养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微贮饲草与带棒玉米青贮饲料的饲喂效果相差无几;比饲喂干稻草,每头牛日均增加产奶量3.5公斤,日增加经济效益6.77元。奶牛在采食过程中没有发生不适反应,不厌食,采食速度较快,采食率近100%,为饲喂效果所折服。去年起,宁夏就先后拿出1100万元,在全区推广玉米秸秆饲草化项目。
卖秸秆亩均收入七八十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省关中地区每年玉米种植面积900多万亩,其中三分之一即300万亩即可产秸秆450万吨,按每吨秸秆平均50元计算,农民可直接增收2.25亿元。在饲草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农民通过提供劳动力和运输等还可增收1.44亿元。450万吨饲草可保证40万头奶牛一年的草料供应,按每头奶牛年增收1100元计算,养殖户可增收4.4亿元。以上三项合计,共可为我省农民增收8.09亿元。
西安市临潼区雨金镇胡门村胡东组村民胡忠仁,去年种了7亩玉米,光卖玉米秆就收入五六百元,除去包租种地的机耕费和种子费绰绰有余。他说:“一亩地产秸秆1800多公斤,一公斤卖4分钱,光卖秸秆一亩地就能收入七八十元。过去玉米秆堆得地头、路边、渠里到处都是。这几年秋收后,临潼田间地头干干净净的。”
和胡忠仁同村的梁建宏,去年与妻子一起开着三轮车四处拉运缺劳力户不要的玉米秆。提起当时的辉煌战绩,梁建宏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拉到秸秆加工点,过秤、拿钱,一车能挣近百元。好的时候一天能落四五百元。”小两口没白没黑地砍、装、运玉米秆,20多天净挣5000多元。他说,同村拉运玉米秆的农用三轮车有十七八辆。除去卖玉米秆的直接收入外,加工、销售玉米秆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去年,村民高建军投资1.5万元,从新天地草业公司购买了1台挤丝揉搓机、两台打包机和所需菌种,雇了14个农民工,在何寨乡马寨村设点加工玉米秆。国庆前后一个月,加工饲草600吨。他告诉记者,加工一吨饲草,成本120元左右,由于目前饲草紧俏,每吨能卖200元,纯利80元左右。此外,14个农民工人均收入700元。
记者采访获悉,压缩打包的秸秆微贮饲草,保存期长达两年。每75公斤一个独立包装,一个火车集装箱就能装58吨左右,因此可作为商品随意流通,使秸秆像饲料一样实现远距离销售。去年,新天地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在临潼区设了40多个加工点,加工商品饲草2.6万吨,相当于利用了1.4万亩玉米秸秆,农民仅卖秸秆就可增收近百万元。同时,每加工1吨饲草付给农民工18元,农民工工资总收入也达40多万元。除此之外,公司还在关中的25个县、区建立了80多个饲草加工点,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立了十几个饲草加工和销售基地,在全国24个省区的销售市场网络已初步形成。
文/本报记者 李海涛 沉浮 本报记者 郑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