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朱波金陵晚报报道今天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巍峨耸立的中山陵是世人寄托哀思所在,而记者意外得知,约80年前参与中山陵园建设的第一批中山陵园工作人员中,居然还有人健在。当得知记者来自南京,为“孙先生和中山陵”前来找他时,老人像个孩子一样笑了,那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情——一番辗转,记者终于在上海杨浦区的一家敬老院里见到了已经105岁的沈善栋老人。 他不仅是现今唯一活着的曾参与中山陵园建设的员工,并且也有幸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并在其中担任职务。105岁的沈善栋坐在午后的阳光下,眯着眼,不知道是在打盹还是在回想那些久远的记忆。表达已经不那么流利了,老人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断断续续向记者回忆了当年往事。
墓碑搬上山用了40天
沈善栋老人是江苏江阴沈家冲人,生于1901年,在南京生活了数十年,两度在中山陵园工作过,尤其在1928年至1937年的10年中,他亲眼见证过中山陵园一些特殊难忘的时刻。1928年3月,刚开建不久的中山陵成立了南京中山陵园,在著名的园艺家章守玉的推荐下,从苏农(苏州农业学校)毕业的沈善栋作为一名园艺技术师踏进了中山陵园园林组工作,主要负责中山陵园的花卉基地建设和花卉繁殖、养护。沈善栋回忆说,刚到中山陵园上班的时候,那儿是一片光秃秃的景象,正在建设中的陵墓本身是一个大工地不说,整个紫金山也是一片荒凉,几乎没有一棵可以蔽身的树。他所在的园林组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里变成森林和花园。整个工程进行很慢,到1929年初,工人们自上而下地建陵墓,只建到392层石阶,别的建筑像牌楼、碑亭、陵门、大围墙都还没有开工。不过,工人们劳动的场面还是很壮观,沈善栋就常常跑去看工人们运送石头。由于建在荒无人烟的山坡上,施工条件极差,材料运输尤为困难,从意大利、香港、青岛、苏州等地运来的约3000吨各种石料,用火车和汽车运来后,往往要几经周折方能运至山下,然后工人们在山坡铺铁轨,用人力加机械一块块拉上山去。沈善栋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碑亭中的墓碑石料,这块石碑高9米、重十几吨,来自于福建。由于石料金贵,它全程都是用人工运输的,工人们用滚木把它从下关码头一直滚到中山陵山脚下;而从山脚滚移到碑亭的过程更艰巨,居然前后花了40天时间。当移送到位时,沈善栋和数十名前来观看的工作人员忍不住一起发出了欢呼声。
陵园的牡丹花曾很有名
严格意义上说,沈善栋并没有直接参加中山陵的建设。但中山陵园并非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建筑物,按照规划,它是一个包括整个紫金山在内、有纪念建筑物、附属建筑物、绿化区,还有森林、花园、果园、茶园甚至动物园在内的大园林概念。这些工程是与中山陵陵墓本身同时开工建设的,并在日后组成了中山陵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提议设立的中山陵园花圃,就位于中山门四方城石象路北、吴王坟(梅花山)山之东,面积接近50亩。花圃建设有温室两座、温室内外遍布奇花异草,都是国内外的优良观赏植物。这些花大部分都是在奉安大典之前全国各地以及各国领事馆,为纪念孙中山下葬送来的。沈善栋擅长种牡丹花,几乎中山陵园所有的牡丹花都是他经手的。他摸索出来的用芍药根嫁接方法繁殖牡丹。令中山陵园牡丹花的名声大噪。每年谷雨前后牡丹开花之际,前来赏花的各界人士非常多,很多名流和外国使馆大使也慕名前来,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的场面和赏花风气,一点也不比现在的梅花山赏梅差。
亲眼目睹奉安大典
令沈善栋难忘的还有亲身参与了孙先生的奉安大典。那是1929年5月,中山陵园一片忙碌。虽然所有的建筑还没有全部竣工,但无法再等了。沈善栋记得,在奉安大典前几天,每天都有很多工人抬着棺木在台阶上来来回回做着试验:计算大典的节奏和步列。当时,几乎所有的陵园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奉安大典并且有具体的任务:沈善栋则担任海军陆战队行列的引导员。沈善栋回忆说,典礼的场面很雄伟,约20多支送灵单位的队伍整齐地排列在台阶下,每队三四十人,沈善栋所引领的队伍就站在最西面的台阶边上。而自发前来的群众则站在边道上。放眼望去,周围黑压压都是人。约上午10点后,灵榇才抵达紫金山脚下,沈善栋伸长了脖子望,看到一个轿形灵柩在至少20多人的扶抬下,一步步拾级而上进入中山陵堂。一直到奉安大典结束,整整2个小时里,在场群众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沈善栋后来听说,当天南京城约有50万-60万市民到大街上,路两旁队伍长达6公里,人们都是自发的。
今夕——
百岁老人孤身寻牡丹
现在,105岁的沈善栋是上海市杨浦区的一个宝,在全区的老人中,他年龄排名第三,身体没病没灾。“要是你们去年来,他的精神还要好!”沈善栋的儿子——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沈以淡告诉记者,老人在101岁的时候,还独自出门旅行呢。在中山陵园养花绿化的经过,培养了沈老一生最大的兴趣爱好——牡丹。抗战和解放后,沈以淡分别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铁路系统工作,主持铁路沿线绿化,不过闲暇之余,他还是喜欢摆弄牡丹花。他甚至计划过在铁路各个车站、小区和铁轨两旁都种植上牡丹。1962年退休后,沈善栋决定再次研究牡丹花的培养。他数次长途跋涉于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查阅古籍、寻访花农。1983年,已经82岁的沈善栋单身一人专程到嘉兴市渡船浜村寻找一株百年牡丹,1986年,85岁的他又到牡丹甲天下的洛阳拜师求艺。2000年时,99岁的沈老前往北京颐和园游玩时,见到牡丹长势喜人,情不自禁用手抚摸牡丹,久久不愿离去;而2001年,100岁的沈善栋又自己前往上海浦东牡丹园参观;2002年,101岁的他瞒着家人,换了几次车,独自前往常熟市去看牡丹。在中山陵园培养起的牡丹缘,直到今天一直伴随着他。即使进了养老院,他也执意要一个距离阳台最近的房间,好让他每天可以上阳台赏花。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现在的沈善栋生活特别有规律:早七点起床,八点吃早饭,饭后去阳台看看花,下午晒晒太阳。但是他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够在有生之年重新回到中山陵园当年辛勤劳作的地方,看看植物。目前,由他口述、他的儿子沈以淡执笔的《百岁老人忆陵园掌故》目前正在整理中。
当年——
骑着毛驴去上班
沈善栋还向记者回忆了一些在中山陵园之初工作的细节。其中最有趣的是,当年,他居然是骑着毛驴在中山陵园上班的。七十多年前,南京的马多,道路上随处可见行驶的马车,是名符其实的马路。而在中山陵界内,警卫处要每天派副官分上中下三班巡逻,陵园于是在1929年10月花300元购买了3匹马供冬季巡逻需要。后来,又考虑园林组的工作人员奔波辛苦,在1930年购买了4头毛驴,供他们骑用。而在此之前,驴子还在陵园大道植树时候派上过大用场,所有的泥土都是依靠驴子运送的。那时候沈善栋正好负责灵谷寺那边的谭延闿墓园林布景工作,经常要去检查、指导施工,由于山坡度大,自行车甚至吉普车都无能为力,每天步行非常辛苦,有了毛驴就解决了燃眉之急。于是施工的工人常常能听见道上远远有嗒嗒的驴蹄声,那是沈善栋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