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被许多北方家庭称做“当家菜”,今年北京的大白菜丰收了,但菜价却跌到了几分钱一斤,种菜的成本几乎都收不回来了,来看记者报道。
在北京大兴区的魏善庄镇,这里大白菜长势很好,但有些菜地白菜没有人来收割,已经开始腐烂了。
菜农说:“卖一车菜才30、40块钱,工钱都赔了,本钱也扔了,不卖了,烂地里了。”
魏善庄镇15万平米的西沙窝农贸市场,整个东侧的场地聚集了100多辆载满白菜的货车。比起上周4、5分一斤的价格,今天大白菜的报价有所提高,涨到8分钱一斤,但一些菜商还是把价钱压到6、7分钱。
菜商说:“最低收到6分钱,去年是1毛8左右。就这行情,不是我们压价。”
去年白菜销售行情较好,均价在0.2元左右,同期10天累计销售5亿公斤。根据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近10年来大白菜的最低均价是每公斤0.13元,
记者调查:盲目扩大种植是滞销主因
去年大白菜的价格还高高的,为什么今年就卖不上价了呢?不少菜农一直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看记者找到的答案。
大兴区政府蔬菜办公室主任石克强说:“原因和去年白菜价高有关系,去年2毛,农民效益还可以,今年播种面积增加了。”
以大兴区为例,今年的白菜种植面积是32000亩地,比去年增加7千亩,产量比去年增加6千万公斤。而北京周边地区播种面积也比去年明显增加,多出15%到17%。而农民缺乏对今年市场信息的了解,只能追随去年市场继续种白菜。
菜农说:“又不知道什么赚钱,又不知道什么能种,就种大路菜,想种什么种什么。”
专家认为,北京的白菜消费量跟去年持平,而种植面积扩大导致供求不平衡,一旦碰上天气偏暖,就很容易出现白菜集中上市,价格大跌的情况。
专家:农产品信息渠道和深加工配套亟待完善
其实不仅仅是大白菜,就在上个月,陕西的丰收芹菜有也些销毁在菜地里,
菜农究竟该怎么种菜,事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像北京郊区大部分农村一样,大兴区的农委靠信息简报为农民提供市场预测信息,但即使是简报,也只能送达到30%左右的农户。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农村要尽快建立信息工程,村里的信息要进得去,出得来。”
陈章良说,建立良好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预警机制,对农民种植计划进行指导,是防止出现农产品“大小年”的重要方法,目前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正在联合建设农村商务信息网(www.nc.mofcom.gov.cn),已经能到达十多个省。
另外,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表示,菜农在种植多少大白菜的时候,不能只看当年的价格,大白菜的产量和价格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说:“我十几年的经验是,大白菜的产量是“一欠两平一丰收”,就是说一个欠收年,连接两个平年,然后赶上一个丰收年。而农产品价格也是波浪式的,今年高明年就可能低,所有咱们农民在种植蔬菜的时候,明年要种植什么要研究好这个规律,信息规律,今年的价格不能代表明年的价格。”
专家还建议产地应该建立保鲜库,让农民在丰收年而价格不高的时候能把蔬菜暂时囤积起来等待时机;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将大白菜加工成咸菜、酸菜等副产品。
联播观点:大白菜有大文章
稍微年轻点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当年大白菜有多么重要。那时,大白菜几乎是北京人入冬后惟一的蔬菜,被称为革命菜、政治菜,为了保证供应,北京市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大白菜办公室。所以说,大白菜现在沦落到这步田地,也算一种进步,是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眼看着大白菜烂在地里,相反,这更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以前将大白菜一管到底,现在却要拿捏好分寸,不能管得太具体,但要从宏观上给菜农以指导,提供供求信息,甚至介绍和疏通销售渠道。政府就是服务,如果不管不问,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政府职能的误解。 (责任编辑: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