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本报报道了大唐集团欲斥巨资在合肥建垃圾热电厂的消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担心,设计日处理垃圾800吨的合肥垃圾热电厂一旦立项建设,投产后会不会出现像芜湖垃圾热电厂一样常年“吃不饱”等问题。 对此,记者近两天进行了深入采访。省城读者王先生来电称,垃圾热电厂是一项环保工程,既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又能发电、供热、保护环境,一举多得。王先生同时提醒,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垃圾热电厂2003年投产以后,不仅垃圾供应量严重不足,而且连年亏损,应该引起投资方及合肥市有关部门的注意。芜湖垃圾热电厂是我省第一个垃圾发电项目,投产至今已“吃”掉30多万吨生活垃圾。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办公室的陈先生告诉记者,该热电厂前两年的确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几乎谈不上经济效益。尽管今年形势有所好转,该公司仍把亏损目标控制在360万元左右。对于新建垃圾热电厂会否“饿肚子”,大唐集团安徽分公司发展计划部主任梁朝城透露,他们在设计时已考虑配置临时垃圾周转库,以防止垃圾供不上的问题。“我们现在开展的前期工作,还包括垃圾处置补偿、上网电价等问题,”梁朝城说,“我们希望争取到合理的优惠政策。”记者从合肥市市容局获悉,该局今年已与武汉一家公司就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签署合同,首台发电机组的安装和调试预计18个月内完成。该局综合处魏玉萍处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垃圾发电在合肥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还没有就涉及垃圾发电的垃圾运输、处置补偿标准等形成论断。梁朝城对此说:“垃圾沼气发电用过的垃圾,对我们来说肯定不能用。如果垃圾确实不够用,或者垃圾处置补偿费过低,导致电厂常年‘饿肚子’,这3亿资金可能就不会投在合肥。”梁朝城称,根据国家发改委年初新颁布的标准,现在垃圾发电并网电价为0.62元/千瓦时,他们应该享受这一政策。一方面是垃圾发电的综合效益,一方面是巨额投资可能流失,合肥市将如何运作这种循环经济项目?该市计委有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委确实已原则同意大唐集团安徽分公司在肥开展垃圾热电厂的前期工作,针对如何就垃圾处置补偿标准、上网电价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从长计议。
本报记者 胡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