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彬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加强素质教育,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要着重解决“上学难”、“看病难”问题。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完善贫困学生扶助政策,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城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摘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有一篇文章这样形容,跟随父母打工的孩子就像一朵朵蒲公英,随着风儿飘来飘去。那么,飘落在石家庄的蒲公英们情况怎样呢,他们是否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在城市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呢?记者对此作了相关调查。
马超入学:漂泊的心安定了,幸福了
马超,一个撒拉族孩子,目前他在石家庄市永安街小学上三年级。小马超的老家在青海循化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农村里。“庄稼只能收一季,亩产只有几百斤,和这里比差多了,尤其是,那里的庄稼收成完全靠天下雨,有雨就有饭吃,没雨就没有收成,日子过得很艰难。”马超的爸爸说,他们家很早就出来了,先是在河南开拉面馆。六、七年前,河南拉面馆的房子拆了,他们来到石家庄继续卖拉面。马超爸爸说,外出打工,最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三年前,到了孩子上学的时候,小马超还在青海,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居住地所属小学———永安街小学。没想到,学校很痛快地接收了小马超,而且没有多收一分钱,现在孩子享受的完全是石家庄的市民待遇。现在,每天马超放学回来,不管店里忙不忙,总是要找一个角落,摊开书本写作业,如果店里客人坐满了,他就在店外支一张小桌,埋头学习。“每当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有一种幸福感,我感到,我已经完全成了一个石家庄人了,我打算长期呆在这里,让孩子也在这里安家。”马超爸爸说。
教师心声:既一视同仁又格外呵护
谈起马超的入学,石家庄市永安街小学的大队辅导员赵爱莲至今还有印象。“当时是他爸爸来的,说是撒拉族的,我们以前都没听说过。”“孩子上学时,汉语都说不好,我们老师对他可是下了工夫了,你看现在的小马超,说话可利索了。”赵爱莲老师说,学校片内的学生主要招收中华大街以东,火车站以西,中山路以南,裕华路以北的学生,这是个大的商业区,外来务工人员特别多,所以学生80%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这个学校里,还有来自内蒙古的、新疆的、甘肃的、四川的、浙江温州的务工人员子女。”赵爱莲老师说,他们的家长有的卖拉面,有的修自行车,有的卖调料,有的擦皮鞋,干什么的都有。“我们学校对这些孩子和市里的孩子一视同仁,只要三证齐全,我们来者不拒。在收费中,和市里的孩子一样,都是一费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这些孩子家庭都比较困难,我们甚至在一些费用的减免上优先照顾了这些孩子。”赵爱莲老师说。
官员观点:享受公平教育是孩子的权利
“我们现在接收的农民工子女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石家庄市桥西区教育局教育科的王女士对记者说。王女士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2004年,桥西区接收了9421名农民工子女入学,2005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0090人,到了2006年,已经达到11666人,所占的比例也逐年提升,今年的农民工子女人数已经占到总学生人数的接近四分之一。”王女士说,近些年桥西区教育局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非常重视。“我们有一个东简良小学,为了让桥西区蔬菜批发市场的农民工子女入学,专门联系当地村委会,用大喇叭喊,在村里贴通知,告诉他们招生范围,时间,程序。现在这里农民工孩子的入学率达到100%。”“我们的政策就是只要三证齐全,我们就把他们当作市里的孩子,从来不收取任何赞助费等不该收的费用。”“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问题。”王女士说,“比如原来学校只有400人,我们只需要拨400人的费用就可以了,可现在孩子多了,我们就必须多拨钱,这方面我们桥西区想尽办法,目的只有一个,保证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保证所有孩子的正常上学。但不可否认,我们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只要农民工的子女报名上学,我们都百分之百地进行安排,而且肯定是公办学校。”石家庄市教育局普教科的陈科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在高中阶段,我们也都让石家庄市的农民工子女完全享受到了市民待遇。这种力度在全国也是比较超前的。”飘来飘去的蒲公英,在石家庄遇到了春天。
代表议公平———
农民工子女教育,流入地政府应负责
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维代表
:在城市里,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干的都是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最脏最累的活,收入也不高,但没有农民工就没有城市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让农民工放心出去打工,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对城市和农村都有利的事情。农民工的子女入学是农民工非常关注的问题,流入地政府有责任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
可以给农民工子女发教育券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邵喜珍代表
: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资金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中央将拨给经济落后地区教育转移支付的一部分,以教育券(或《义务教育登记卡》)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当地农民,由他们随身携带,自主使用,确保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全国各地都能“念上书,念好书”,并适当减轻流入地的负担。
资料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问题成因: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正因此,导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解决过程: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2006年6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为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奠定了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