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腹地,一场现代条件下的野战卫勤演练正在激烈进行,战机呼啸,硝烟滚滚,佩戴“红十字”袖章的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人员在前沿阵地穿梭
战机呼啸,炮声隆隆。佩戴“红十字”袖章的野战医疗队员们,在前沿阵地和野战医疗所穿梭往来,前救后送。 深秋时节,辽中腹地,沈阳军区总医院将野战医疗所拉到生疏地域,展开了一场现代条件下野战医疗机动卫勤实兵演练。
10分钟架起“帐篷医院”
这天9时整,一辆“红十字”指挥车快速抵达集结地域,指挥员带领侦察组勘察地形,并向各组长下达展开命令。
转眼间,各种医疗保障车飞驰而来。不到5分钟,所有装备卸装完毕。一顶顶网架式帐篷在荒原上拔地而起。10分钟内,一座设有100多张床位、具有昼夜救治200名伤病员能力的“帐篷医疗所”开设完成。据介绍,演练中使用的某型帐篷是我军新型卫生帐篷,首次在北方战区露面,帐篷样式新颖,重量较轻,架设较快。本次演练中开设战地医院,是该院近年来速度最快的一次,多种卫生帐篷的架设均突破了标准时间。
演练总导演兼总指挥、医院院长陈兴华告诉笔者:“近年来,医院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医疗战备库房,抽调中青年技术骨干组建了野战医疗所和专科手术队,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演习和抢险救灾等卫勤保障任务。”
20分钟战地“生命接力”
9时30分,3辆野战救护车疾驰而来,医护人员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帐篷,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填写伤标后组织后送,并通过局域网将伤员资料传送到“战地医院”观察室、手术室、药品供应室等处。
笔者看到,一名“伤员”被炮火炸伤、烧伤面积达40%,初诊为大面积烧伤。组长许在华在他胸前挂上红色伤标,并告诉笔者,这是一级伤员,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时间就是生命。无影灯下,医护人员马上为伤员清创、缝合、止血、包扎、固定……
“不好,伤员突然全身抽搐!”通过监控器发现这一情况后,指挥帐篷里的指挥员一边指挥医护人员紧急处理,一边启用远程网络会诊系统,将伤员影像资料同步传送到千里之外的总医院。10多分钟后,会诊结果便传回野战医疗所,为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30分钟实施“心理干预”
演练场上,“心理干预方舱”引起了笔者关注。
10时30分,前方卫勤指挥所将一名“伤员”的病情资料传输至分类组医疗所,这名“伤员”的“伤情”与众不同,没流一滴血,而是一会儿嬉笑打闹,一会儿沉闷不语。原来,这名“伤员”因受猛烈炮火惊吓,患上了心理疾病。
医疗队员们迅速将这名战士运到后方心理干预方舱进行紧急心理治疗。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灯光,安逸的环境……30分钟内,心理专家黄津芳通过减压音乐、心理疏导调节等,对陆续后送的几名战士进行了心理症状的评估和分析,通过方舱心理危机干预治疗仪和心理治疗软件系统,适时对他们实施心理救护。
博士硕士战地显身手
据医院政委吴英杰介绍,参加这次演练的120名医护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46%,其中有25名博士、6名博士后。
近年来,沈阳军区总医院千方百计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现有医学博士、硕士等高学历技术骨干300多人。在以往几次演习保障中,面对炮声隆隆的战场环境,一些高学历人才出现“搭不起行军帐、握不住手术刀”的现象。为此,医院特别注重利用参与部队演习、抢险救灾等活动锤炼医务人员的实战救治能力。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在这次演练中,神经科博士后陈会生一边认真地完成救护工作,一边利用演习间隙研究博士后科研课题《组织损伤所致炎症和疼痛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博士后谢华感慨地说:“融入战场,让我们明白了一名军医的责任!”(解放军报/张宝印 孙键 姜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