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专电(记者 季明崔军强傅丕毅)记者日前发现,目前我国食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的现状导致大部分厂家利润微薄,而以超市为主的终端不断压价,物流成本又在不断上升,迫使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铤而走险,以牺牲食品的安全品质为代价,牟取不法利益,从而构成对城市食品安全最现实的威胁。
食品生产商抱怨:实在没法做下去了
在采访中,不止一名食品生产商向记者抱怨“这个行业实在没法做下去了”。上海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副总监黄革辉曾在上海六百等百货公司工作,他认为食品行业可能是目前所有行业中利润最薄的一个。根据他的说法,服装企业的毛利在25%至30%之间,化妆品和鞋类大约在30%,家用电器在20%以上;但是现在食品企业的毛利基本上都只有10%至20%,“许多企业本身利润空间极其有限,要生存下去只有弄虚作假。”
透支成本竟成为“行规”
利润如此微薄,价格又压得如此之低,一些食品生产商只能在偷工减料、透支产品安全品质上“做文章”。负责为上海多家大型超市供货的中间商沈海武说,许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弄虚作假已经成为“行规”。以手剥山核桃为例,当地农民在收割时就通过浇水、掺碎壳等方法人为“增重”约20%,食品加工厂又将山核桃泡在调味汤料里再增重20%,这种调味汤料质量安全基本没有保障。
还有一些企业则将降低成本的主意打在流通领域。麦杰管理咨询公司食品工程博士崔凯说,8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用普通卡车运输,至多在货物上面盖一块帆布或者塑料布。
超市方面也尽量“帮助”厂家实现更高的销售业绩。到食品临近保质期时,商家就会采取“买二送一”“买一送一”等方式促销;实在无法在保质期内卖掉就退还给生产厂商,让生产厂商对陈货再加工,或者干脆只是换个包装,就重新放上超市货架。
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每天在“侥幸”中度过
许多接受采访的食品生产商坦承,如果真正要按照合格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食品的售价至少要比目前的高一倍以上。
家乐福中国区总裁施荣乐说,目前中国食品加工企业小而多的现状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控制的成本和风险,现在家乐福在全国有9600多家供应商,其中有5000多家食品供应商,他感到每天都是在“侥幸”中度过,不知道哪天哪个大卖场“又有一颗食品安全的‘地雷’被引爆”。
食品不按标准生产
家乐福中国区总裁天天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