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棉工累计带回资金1886.72万元,今年预计总收入达900万元。记者昨日从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我省“柞水摘棉工”劳务品牌已享誉北疆,目前队伍人员已趋稳定。为此,有关方面欲将其打造成品牌劳务。
摘棉工十年带回资金 1886万
据了解,商洛市柞水县近十年来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新疆输送摘棉工,到目前已发展成为我省最大的一支赴疆摘棉团体。他们打造的“柞水摘棉工”劳务品牌,已在新疆享有很高的声誉。
柞水县对疆摘棉劳务始于1997年。那年,商洛市劳动保障局及就业管理局组成考察团,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地考察后,将新疆作为商洛劳务输出基地。当年,柞水县组织了首批53名摘棉工赴疆,由于缺乏经验效果很不乐观。1998年,柞水县由县人劳局牵头,县扶贫办参与,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民工赴疆摘棉,并取得了好的效果。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03年。
有关人士介绍说,十年来,“柞水摘棉工”赴疆由初始的53人发展到今年的3200人,收入由1997年的人均764元增加到2005年的人均2250元。柞水县劳动就业局统计,十年来,该县摘棉工累计带回资金1886.72万元,今年预计总收入达900万元。
摘棉工也有劳务经纪人
自2004年起,柞水县又调整了对疆摘棉工作的思路,把由政府主导、政府人员带队,变成“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劳务大户组织带队、民工参与”的新模式,淡化政府行为,强化服务功能和市场化运作。至此,该县形成了一套规范、公开、公正的劳务输出模式。
他们首先选拔劳务经纪人。每年劳务输出前,在全县境内选拔有赴疆劳务带队经验、责任心强的劳务大户作为带队人员,颁发带队许可证书。其次是保障好农民收益。县人劳局、就业管理局在大规模务工前,都制定严密的计划、应急预案,所有赴疆民工全部实行连队管理。严格带队人员纪律,与带队人员签订目标责任书,缴纳工资兑现保证金,实行民工工资兑现与下年度带队资格挂钩。同时,解决农民工出行难,使农民工零风险打工,每次都由县人劳局、就业管理局为农民工垫付往返路费,并做好组织外出务工的准备工作。
“柞水摘棉工”将成为品牌劳务
记者昨日从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目前“柞水摘棉工”劳务品牌已享誉北疆,队伍人员已趋稳定。而今后有关方面欲将其打造成品牌劳务。
据介绍,柞水县有组织地赴疆摘棉花,不但提高了农民工在摘棉市场上的竞争力,又在保护农民工权益上发挥着优势。该县在新疆摘棉农民工队伍中,先后建立起对疆摘棉务工团、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工会,务工团领导干部实行金字塔式管理,县劳动就业局局长任务工团团长,副团长由民工集体选举产生,在疆劳务期间所有事务都由务工团集体决议,各带队干部自设小组长,小组长管理民工。临时党支部、临时工会让所有党员和农民工有了自己的“家”,大小事务民主管理,实现了安全摘棉、文明务工、挣钱返乡。
今年,该县人劳局、就业管理局通过考察和洽谈,向农民工公布了 2006 年民工拾花价不低于每公斤0.72元的“公开承诺价”,若经纪人给农民工的报酬低于招工承诺价,县上就用各带队经纪人上缴的5000元保证金扣罚,并要求每招收一名摘棉工必须拿出10元钱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赵锋 通讯员 杨川 吴晓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