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考生比例配额有利于教育公平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1-14 1:20:12 ·来源:新京报
从明年起,黑龙江省各地重点高中招生将实行“配额制”。“配额制”是指高中把招生指标按照不同比例分配给普通初中进行招生的方法。 以往黑龙江省重点高中招生是完全按照分数高低进行录取的,但是一些农村地区教学质量相对滞后,导致农村学生到重点高中上学的机会相对较少,部分地区因而“择校”现象严重。(昨日《新华每日电讯》)在各个地方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扶持重点中学,然后通过名校特招或者“名校办分校”、“名校办民校”等方式将招生名额向“关系户”和“赞助户”倾斜的时候,黑龙江省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敢于向自己的即得利益开刀,的确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
在强化应试教育、默许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上,可以说各地普遍实行的重点中小学制度起到了关键性的“带头表率”作用。但如何对待历史上业已形成的名校,如何公平地分配名校资源,有许多实践和议论。有的说要均衡教育资源,但基本上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远水不解近火;有的采取“名校办民校”,但那事实上把不合法的收费行为合法化;有的采取“名校办分校”,同样是强化了名校垄断,分校质量也因大规模膨胀而被稀释。
黑龙江的改革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事实上并不如想像的艰难。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把维护教育公平当成自己的首要责任,敢于放弃自己的利益。调查表明,在各地借名校进行的各种教育乱收费中,大都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背后撑腰,甚至于很多“赞助费”并没有直接进入学校腰包,而是进入了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某下属公司账户。
这部分钱,有的也许弥补了教育经费的不足,有的则成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黑龙江省的配额制一石三鸟,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结果:一方面承认名校的客观存在以及其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斩断了借名校乱收费之手;第三方面最重要,它保证了更多的优秀贫寒学子进入高质量学校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黑龙江的改革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一个长久以来积非成是的怪现象:无论是中小学重点学校招生,还是权力越来越大的大学自主招生,实际上大都偏爱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基础教育条件比较好,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好,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比较早、比较全面。这种情况下挑选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是在智力开发上先行一步的学生,未必都是日后最有培养前途、最优秀的学生。它直接诱导着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层层加码,对孩子实行拔苗助长式的“提前教育”。而在这种情况下的名校和大学录取方式,不仅有悖于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效率,也有悖于社会公平,使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农村生源比较越来越低,教育则离促进社会公平的使命越来越远。
世界性的潮流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常识: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招生,在考试本身的效率和公平性问题远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按考生比例公平分配配额,乃是最公平也是最有效率的手段。黑龙江的做法向教育公平近了一步,值得全国各地效仿。
童大焕(北京媒体从业者)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