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二手房价格涨幅均破10%调控或转向
林明
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惯性上扬,北京涨幅高达10.7%,列全国第一。专家预测,下一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将转向企业整顿清理。
上涨惯性短期难改
昨日,国家发改委、统计局联合发布的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价格调查显示,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 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2%,涨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2006年全国的房地产绝大部分处于一个上升通道。北京中原地产李文杰认为,原因是从2004年8月31日土地实行“招拍挂”公开供应以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建设总量。以12~18个月开发周期来算,2006年应该是这一因素真正开始起作用的一年,因此在短期内,这一上涨惯性无法改变。
“包括北京、深圳、青岛、大连、呼和浩特等在内的热点城市无疑是受影响较大的。‘招拍挂’导致土地一级成本加大,拆迁速度最终影响到了土地上市速度和可销售供应量,加上这些城市自住、投资型需求不减,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有心无力,房价实难下调。”李文杰说。
北京涨幅居首
发改委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有68个城市上涨,除北京、深圳热点城市外,国内其他二线房地产市场都有较大涨幅,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上涨动力。与去年同比涨幅较大的城市依次为:北京10.7%、厦门10.5%、深圳9.9%、福州9.6%、沈阳9%、广州8.8%等;而同比下降的仅上海和北海,跌幅为0.6%和0.4%。
这种动力同样显示在二手房市场上,大连同比上涨12.7%,是二手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深圳以12.4%紧随其后。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手新房和二手存量房交易中,北京都进入前三名位置。新房涨幅10.7%,二手房涨幅也达到10.2%。
今年以来,北京相继出台了打击开发商囤积房屋、炒卖、严查土地违规、叫停现金收房、经济适用房供应扩大至每年300万平方米等种种措施,然而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收效甚微。
调控转向
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国家采取了很多手段。2005年偏重金融方向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提高按揭门槛和交易成本等这些手段,在打击炒作的同时也伤及了普通购买力。因此,2006年转向了规范市场准入、“双70%”硬指标、不准外资过度投资消费等市场调控手段。李文杰告诉记者,在近期出席的多个研讨会上,他得到的信息是,年底之前仍将有后续调控手段出台。
李文杰认为,从近期财政部公布39家房地产企业财务报表失真情况看,下一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方向很可能将转向整顿清理企业,查处偷税漏税等市场主体。
对企业的清理整顿在业界已感风雨欲来,不少开发商的压力显著加大。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住交会上,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为更多开发商鸣冤。他认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发展15年来,企业贡献是第一位的,没有这么多开发商建房,将不会有今天的发展。
对此,李文杰表示,15年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中,不少企业快速成长,但他们不可避免要经历一个从起初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过程。但从企业微观层面入手清理整顿,是否能逐步化解各种力量,最终有效转化成市场的合理发展,李文杰表示还需“拭目以待”。(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李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