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很多国际知名导演合作过,演技更是在14岁的时候就得到肯定。他在电影里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状态的静,有时候带点儒雅,有的时候几许深情。偶尔一次的喜剧演出也是造型夸张多过表演部分。不过他说自己很喜欢喜剧,很喜欢强尼·德普。 为了证实这一点,他在现场表情模仿秀了一把。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以静制动,只是在摄影让他摆个酷一点的表情时,他摇晃着手里的水杯,发挥了一下自己的冷幽默:“摆酷?怎么摆?这又不是酒……”他也会在被要求摆出最帅的一个角度时,突然从坐着的椅子上故意下滑,表示对这个有点自恋的提议没有想法。
他,就是张震。坚持要求别人坦白,自己却不肯卸下神秘面纱。在接受专访时,他有问必答,却总在他想回答的分寸内,没有扯开的闲话。偶尔说到私密的一两句,张震会有把声音压得非常“悄悄话”,让采访机收录不到清晰的声音。
演戏 兼职美工的男主角
14岁成为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男主角,张震和父亲在片中饰演一对父子。当时杨德昌与张震父亲的关系不错,定下张父出演后,发现剧组还少一个适龄的“儿子”。于是张父就把张震拉去剧组帮忙,而帮的就是个“主角”的大忙。
“那时候你对演戏是什么态度?”笔者问。
“不喜欢。同学知道我演电影,都不跟我玩了,觉得我做的事情很奇怪。”被排挤的感觉让张震对演戏产生了排斥的想法。但一部戏拍完,张震却又迷恋上了电影工作,不过那时,他喜欢的是电影创作,而并非当一个演员。
之后五年,张震还是以学业为主。虽然照他的话说,也没好好读书,只是混了个职业学校的美术文凭。但张震的美术功底却帮助他顺利在电影公司做美工,也让拍摄《麻将》时候的张震格外忙碌。“那个时候很早就要跟剧组工作人员出车,先去现场,把道具搬到指定位置,跟大家一起搭好布景。”之后张震再执行他的第二个身份,换上男主角的戏服,自己梳妆打扮,在杨德昌的指挥下演戏。“收工之后,我再换掉演员的行头,继续帮忙道具组收拾现场。那个时候好忙,也很充实。”
讲述这一段片场往事的时候,张震很难得的兴奋。笔者问,如今在片场还会帮忙搭手吗?他很迅速地回到安静的状态:“不会了,现在觉得演好戏已经很不容易了。”
围棋 还在学龄前
“吴清源”是张震认为目前自己表演上最难诠释的一个角色。对于影片还不能在中国上映,张震表示不会着急。“我做电影是因为喜欢,再说了,电影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能够在罗马看到《吴清源》,张震说已经很高兴了。不过,他拒绝评价电影,“因为我看的时候都不客观,完全盯着自己的表演,然后在想拍摄时候的一些事情。”
揣摩角色的一个重要功课是学围棋。张震很强调自己学习下棋的那个坐姿和手部动作,当然明白那是镜头里的好看。很想知道张震本人的围棋技术究竟如何?
“那当然真的是……”借着抖落烟灰,张震来了一个大喘气,把旁听者佩服的眼神都吸引了过来,然后听到他后续的两个字:“很差。”
不以此为耻,张震说下棋本来就该是从小学习,“我去日本的棋苑,都是学龄前的孩子。而且这个下棋是要天分的。”除了拍戏,张震的确也有过下棋的经历。以为是跟田壮壮,张震赶忙摇头,“壮壮棋艺很高的,他下了很久。”原来是跟吴清源的一个女徒弟下,对方还让了张震九个子。“赢了吗?”笔者很关心结果,因为张震在说这段下棋经过时,充满了得意的神情———“差一点就赢了……”
生日 只想身体健康
为了遥想20岁生日在干吗,张震花了差不多四分之一支烟的时间。当他终于想起,那时候是跟家人还有唱片公司的人一起度过时,张震的表情很满足。
十年后的30岁生日,在张震起程到罗马争夺影帝的前一天。对一个男人而言,30岁是比较重要的年龄转折,张震也同意这点:“接下来要开始人生一个新阶段了。”
不过张震的30岁生日愿望并没有要励精图治,而是单纯的希望“身体健康”。张震说,生日大部分都是跟家人一起过,而这些生日愿望大部分也都是“身体健康”。
“就身体健康这么简单?”笔者有点着急张震无欲无求的样子。“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张震格外认真。
感情 分手先让邮差知道
提及感情问题前,笔者先跟张震沟通了一下:“介意谈吗?”
“介意。”张震回答得很干脆。
“如果有了爱情,你会选择保密是吗?”
“不是保密,没有什么好讲的哦。感情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讲不清楚的。”
“但是做艺人难免会被问到关于感情的话题啊……”笔者继续试探着。
“其实很多东西我几乎没有讲什么,他们那样写,就给他们写咯。”
自始至终,张震回答得很淡定,摆定了“我的感情与你无关”的态度。
记得曾看过一期《康熙来了》,小S和蔡康永八卦出张震前一次分手,最先知道的居然是邮差,因为那次张震是寄明信片跟对方说再见。节目里,张震承认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那时候我在国外嘛,然后觉得和她不合适,那就寄明信片回来说分手咯。”主持人问,不觉得这样很多人都会看到吗?张震一脸无辜地回答:“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啊。”
想来张震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明星身份”,就像他说,平时热爱蓝天白云下的跑步,笔者问他不怕被人认出来吗?他说:“谁会认出来啊?而且就算迎面认出来,我很快就跑过去啦,认出来也没用。”
上海 我喜欢葱油拌面
自觉文字功力不够,张震没有用文字记录过去的习惯和想法。但张震的记忆力还是很让人佩服,每每寻找过去某个时间点的作为,张震会很认真地去搜索,还会给出一个最确切的答案。
“第一次来上海是什么时候?”笔者的问题让张震掰起了手指头。精打细算了很久,张震第一个给出的答案是2001年拍摄《地下铁》的时候。还没等“对上海的第一印象”这个问题被张震接收到,他突然坐正了身体,很高兴地说:“不对,还要早,我拍一部台湾电影的时候来过上海。”《第一次的亲密接触》,2000年的时候,张震说他几乎要忘了这段经历,不过他还记得那时候住在体育馆附近,没有机会去外滩。
对上海的印象张震用“快”和“有味道”形容。笔者顺势把问题带到美食上,张震居然没有选择这个时间人人都念叨的“大闸蟹”,“拌面,上海的葱油拌面,那种味道只有上海有,跟台湾很不一样。”
“为什么不是大闸蟹呢?”笔者还是困惑不解。
“大闸蟹哪里都有啊……”张震满不在乎地回答。
“但上海的是阳澄湖的,不一样啊!”笔者继续坚持。
“全世界卖的都是阳澄湖大闸蟹,还带激光标记的。”本组图片摄影 早报记者 史训锋
五颜六色的导演们
听到要用颜色给合作过的导演们逐个贴标签,正在给自己倒水的张震手颤了一下,尤其是听到笔者报出了一串导演名字后,张震很快给出一个答案:“都是白色。”
“你该不会是偷懒吧?”笔者质疑。
“被发现了哦……”眼见逃不过的张震开始对“色”入导演,认真得有些较真儿了。
“杨德昌是红色,我跟他合作的时候,他总是戴着一顶红帽子,那是我对他最深的印象,他还喜欢打红色的领结。”
按照这个思路,张震很快把黑色给了王家卫,理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王家卫不肯摘下墨镜。
李安也是没有犹豫就被冠以绿色,笔者立刻联想到了《卧虎藏龙》里一望无际的竹林,但张震强调,李安是“橄榄绿”,“因为李安给人的感觉很舒服,不是太强硬。但做事很有自己的个性。”“很像树的感觉吗?”笔者问。张震点点头。
之后是“亲爱的葡萄”刘镇伟,“应该是彩色的。”对老顽童刘镇伟的记忆显然很愉快,连带张震的表情也是一派阳光,他说刘镇伟总是很有活力,很开放。“黄色吧,”看了一眼窗外的张震突然锁定,“很亮的那种。”虽然这时外面并没有太阳的影子。
“壮壮是蓝色,跟水有关。”尽管年龄上不止一个代沟,但张震这声“壮壮”叫得很自然。他说自己跟田壮壮特别投缘,“有时候很安静,但可以突然很澎湃。壮壮是很有魅力的一个人。”
但侯孝贤三个字让张震困惑了很久。思索的动作从仰头到低头,嘴里不断有颜色掠过,而后又自我否定。“橙色?不对……黑色……灰色……”干脆先自己总结了侯孝贤的个性,“侯导是一个蛮激进的人,”这样给自己提示后,张震忽然有了灵感,“应该是很深邃的那种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