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秦晖、黄茜)11月8日记者节,20位热心读者从几千位报名者中胜出,当了回“一日记者”。(本报9日曾有报道)他们的稿件中,哪些最“像”新闻,最符合报纸的要求呢?经过本报记者的仔细评选和比较,外科医生王慧菁采写的《新手上路三十天一头撞向修车档》获得一等奖,皇甫乐天等五人获二等奖,另有十人获三等奖。
十六名“一日记者”获奖
“一日记者”们虽然是“业余选手”,稿件也只能算“习作”,但评委们的要求可不低,要想“摘金夺银”,标准就更高了。评委表示,获奖稿件应该在叙事、文字和视角等方面有过人之处。
头奖作品是一篇报料新闻,事件很简单:一辆小轿车躲避迎面而来的摩托车时,撞上路边小修车档,撞塌了半边墙。作者叙事清楚、语句流畅,具有现场感和细节感,而且新闻要素很齐全。评委最为欣赏的是,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新闻点”,即出事女司机拿到驾照还不足三十天,开的车上路也不足一个月。本报评委表示,“一日记者”们来自各行各业,之前都没有实践经验,采访写作中难免存在不足。但他们对新闻的热爱,对“一日职责”的敬业精神都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今日,十六名获奖者正式“出炉”,名单如下:
一等奖一名,奖金1000元:王慧菁(外科医生)《新手上路三十天一头撞向修车档》。二等奖五名,奖金400元:皇甫乐天(公司职员)《广州火车站:23岁装卸工殒命火车轮下》;任洁璐(学生)《水上“老人院”无奈的归宿之地》;孔艳君(学生)《国奥新主帅羊城首练兵》;王伟(结构工程师)《中、英、阿三语通告围剿“高空抛”》;麦丽欣(学生)《20多辆小轿车无故被喷黄漆》。三等奖十名,奖金150元:高三德(医生)《巨额手术费谁来付?》;杜文君(学生)《广州的水上“老人村”》;符敦健(公司职员)《误把油门当刹车小车撞上汽配店》;钟之静(学生)《漂染作坊排废水街坊叫苦连天》;黎明(公务员) 《拾荒女晾衣时猝死》;王思维(学生) 《被疑失职医生遭暴打》;陈清(工程师)《露台变垃圾场逼走住户》;翁俊鑫(学生)《黑泥堵校门学生出行难》;黎明(公务员)《民族风情采风万里行启动》;杨明伟(教师)《巨额手术费 何时能到手?》
12月初本报将有专人通知获奖者具体领奖时间和注意事项。获奖者也可通过电话咨询:81883088—3178,联系人:叶小姐。
“一日记者”感受
从11月5日接到《广州日报》打来的电话,说要参加“一日记者”的培训,就沉浸在“一日准记者”的惊喜中,11月7日更有照片见报。想着11月8日要参加《广州日报》举办的“一日记者”活动,就完全被兴奋包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时我真正感受到“睡如反饼”的感觉。早上5时就爬起来、吞过早餐上路。但一想到可以在今天真实感受记者的忧愁与欢乐,就立即精神起来。
早上8时,一行20人早早就等候在广州日报政文新闻中心,等待报料电话响起。11时,终于派到我们剩下几个的活,要到火车站采访一个火车撞死人的事件。记者老胡立即带上我们三个弟兄,拦了一辆出租车,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老胡熟练地带领我们在火车站穿梭,很快来到发生事故的站台。
事故是一名湖北打工的小伙子在11月8日凌晨6点多钟被火车撞伤致死,尸体还停在站台。老胡现场为我们演绎了新闻采访的全过程。首先是接报料电话,初步判断;路上电话询问,明确情况;到达现场后亮明身份、开展调查。接着是表示同情;最后要多方协调,平和处理,避免因为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引起争端,甚至要挨打。
“记者节”原本与我毫不相干的日子,但是因为今天的活动,我们真实触摸到了记者的生活与工作,也在自己的生命中记上浓浓的一笔。
(张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