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纯收入30多万元
华龙网讯近日,笔者在大足县石马镇先锋村采访时了解到,农民唐明胜投资100余万元修建的一座小(二)型水库,在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面前,发挥了水利设施的抗旱作用,不仅使村里部分农户的水稻、养殖业获得丰收,自己也实现纯收入30多万元。
今年43岁的唐明胜是大足县棠香街道办事处报恩村农民,曾从事7年的土石方挖掘工程,每年创收60万元左右。3年前,由于工程竞争激烈等原因,他转向发展水利设施。他以每年每亩225公斤稻谷的租金在石马镇租赁了地处低洼的140亩土地,并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蓄水量20多万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库。石马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邓鹏麒介绍,该水库的建成,方便了1000多农户的2500多亩农田的灌溉。
随着水库的成功修建,唐明胜做起了发展水利经济的文章,实施了“鸭—鱼”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他在水库周边修建了8个养鸭棚,再以鸭粪为饲料养鱼。唐明胜说,依水库的养殖能力,一年可产出7万公斤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多品种鱼类,但至少要投喂100多吨专用鱼饲料。鸭粪循环利用后,至少能节约鱼饲料40多吨,节支8万多元。
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唐明胜蓄满水的水库成了当地种植、养殖的“救命水”。村里有4个提引水方便的社共100多户农民,靠着该水库渡过了旱灾,水稻喜获丰收。红灯村五社的农民刘六,养有3000多只肉鸭,因稻田干裂,无水可养,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后来唐明胜同意他将鸭放到水库中,使所有的鸭子成功避旱,并实现纯收入1万多元。另外5家养鸭大户的近2万只鸭子,也靠着这水库,躲过了旱灾的袭击。
今年,唐明胜靠着水库产出的10万只肉鸭和3万多公斤成鱼,实现纯收入30多万元。(特约通讯员 罗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