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前不久,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结果在教育部网站上公示,黑龙江大学衣俊卿、张奎良、张家骅等教授的研究成果榜上有名,这是黑龙江大学在十几年间连续四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是我国在人文社科方面设立的最高奖项,此次颁奖全省共获得13项,黑龙江大学占据了9项,使得该校成为我省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头雁”。
近年来,这所大学在办学规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校园建设等方面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学校并没有只关注外延发展,而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更注重内涵的发展,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学科综合实力的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在两届国家百名教学名师评比中,3位教师榜上有名,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位居全国地方高校第一。近年来,学校师资队伍层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2名,在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24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786名,博士生导师54名,硕士生导师419名。
———2005、2006两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我省两年共获得32项,黑龙江大学占立项总数的62.5%。
———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行中,黑大进入50强,列第49位。其外语、哲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哲学研究等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原来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该校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5、2006年该校共获得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目前,在化学化工、工业催化、电子工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力控制、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制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究。
———2005年,该校一次获得10个博士学位授予权、5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博士点达到15个,硕士点达到112个,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全国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优秀教材规划选题评审中,该校有31部教材入选,与西北大学并列地方高校第一位。
———最近两年,学校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
———近年来,该校生源质高量多,结构日趋合理。外省新生超过三分之一,省内一表投档率80%%以上,二表一志愿投档分数多年大幅度超过本科分数线。
据悉,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这个大学抢抓发展机遇,先后开展了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主旋律”,确立了大众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多元质量观、个性化原则、国际化合作等高等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在这种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办学思路,现已开始由以外延发展为主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转变,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由传统综合性大学向现代综合性大学转变。
现代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本报评论员
黑龙江大学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黑大的经验,令人欣喜,发人深思。
黑大的探索与实践启示我们,现代大学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更要有现代化的学科构建和教学、学术水平,也就是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黑大在上个世纪末抓住了高等院校扩招和并校的历史机遇,在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专业、课程、师资、教材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建设,使其教学水平名列全省高校前列,有的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超过全国一流院校水平或名列全国地方院校发展前列。教学和科研实力的跨越式增长,迅速提升了黑大的社会声誉、学术地位和国内外影响,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综合大学。
黑大的探索与实践还告诉我们,现代大学要以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人才。从大学扩大招生起,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时代就已经到来。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黑大重新调整和构建了学科专业,基本满足了培养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同时对有特殊发展潜力的学生加大培养力度,这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现代大学的任务并不止于培养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推进社会和世界和谐发展的人。黑大将其哲学和人文优势学科和精品课程列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的就是加大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力度,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一并给予学生,强化了现代大学的育人功能。
黑大的探索和实践还告诉我们,现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黑大有一个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的校领导班子,校长是全国著名学者和博士生导师,他们不仅能够准确的把握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新特点、新机遇,提出新的理念,而且还能把它变成大学的一种文化、一种品格、一种精神,渗透在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这,正是这个大学近年来得以长足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