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贵阳市百花剧场是全省唯一仍全年常年坚持放映电影的国营电影院。今年10月8日,该影院停止电影放映,11月份,剧场撤除修建文化广场。它是我省最后一家从电影观众视野淡出的国营电影院。
据介绍,早在此前,贵阳市的“贵阳”、“云岩”、“南明”、“人剧”、“河滨”、“合群”、“艺校”等数十家影院逐一在旧城改造中消失,只留在一些老观众的记忆里。各地州市、县数百家影院则在更早的时间不再放映电影。新近,贵阳市由民营公司经营或参股的“世纪星光电影城”、“贵阳大剧院电影城”亮相接纳新观众,标志着我省电影新时期的开始。
据介绍,百花剧场建成于1981年,那时正是电影辉煌的时候,放映什么影片都能吸引观众,常常是一天放映6场电影场场爆满,那时全国的电影观众每年都在200亿人次以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电影业遭受严重冲击,失去一枝独秀的地位,成了文化娱乐业“百花园”里发育不好的一朵,全省各地的影院纷纷关门歇业,不少影院将电影厅改造后经营起录像。九十年代中期,进口分账影片《红番区》、《断箭》、《亡命天涯》、《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号》在贵阳市的电影市场上开始出现短暂复苏的迹象。但好景不长,由于大多数影院陈旧,设施、设备老化,加之服务经营方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挑剔的观众都纷纷远离了电影。1999年至2002年上半年,再次跌入低谷,全省影院平均年票房在300万元以下,观众不足50万人次。此间,百花剧场着手对影院进行改造,更新设施、设备,尽力留住观众。2001年,“百花”全年票房128万元,观众17.8万人次,占贵阳市影院的80%左右;2002年上半年,“百花”的票房55万元、观众近6万人次,占贵阳市影院的90%;“百花”几乎成了全省影院最后“麦田的守望者”坚持经营着电影。
在贵州电影处在最艰难的时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又作出决定:凡在当年6月1日前没组建院线的地方,停止供应分账影片。为了不让电影在贵州“死亡”,百花剧场踏上末班车加入了四川峨嵋电影发行放映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使贵阳的观众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观众能同步、同档期看上了分账大片。2004年,百花剧场放映收入达500多万元,观众20余万人次。
百花剧场对电影艰难的坚守,迎来了我省电影新的时代。2005年贵阳市第一家电影城“世纪星光电影城”落成开业,影城副总经理李兴友介绍:当年票房为820万余元,观众20余万人次;2006年10月止,票房达890万元,观众约30万人次。今年7月,崭新的贵阳大剧院电影城开始迎接观众,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贵阳影城的电影票房将超过1500万元,观众在60万人次以上,逐渐走出了低谷,开启我省电影新的篇章。
世纪星光电影城副总经理李兴友分析说,现在的电影和过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观众呈现以下三大特点:首先是观众趋于年轻化,知识文化层次高,以大中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其次是观众对电影环境的要求很高,绝大多数观众认为“花钱就是买享受”,票价30至40元,只要环境好也是可以接受的;三是观众对影片的要求也高于过去任何时候,只有炒热的明星、名导、和大片才能赢得观众和票房。
作者:杜兴旭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