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龙辉 实习生李富宁曾风靡大街小巷的租书店,如今越来越少。据了解,目前租书店跟5年前相比,少了20%,比十年前至少少了一半。但另一方面,还是有许多消费者抱怨目前书价太贵,整天坐在新华书店“蹭”书看。 桂林租书业是否仍有可为?记者近日就租书行业的现状进行了专门调查。
租书店10年少一半
位于桂林中学附近的刘老板开书店已经快20年了,目前还继续坚持着租书的生意。他告诉记者,桂林租书生意的鼎盛时期,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基本上每一条街巷都会有一家规模不等的租书店,2000年以后,随着网吧的增多,租书店越来越少。跟5年前相比,桂林租书店至少减少20%,跟10年前相比,减少了一半。
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林的租书店主要集中在学校周边,消费群体以学生为主,但远不如网吧、足球场等吸引学生。现存的一些租书店虽然打着租售书刊的招牌,但大多同时兼营烟酒、电话卡、报刊和其他杂货。
市场需求仍较旺盛
是什么原因让曾兴旺一时的租书业步履维艰呢?难道现在的市民真的像租书店的老板们说的那样,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吗?
广西师大出版社一位编辑认为,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群众对知识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旺盛。他分析,租书店是借助上世纪90年代武侠文化、言情文学盛行而发展起来的,现在读者的文化趣味和审美眼光已经发生了极为明显的转变,而大多数租书店不懂得与时俱进,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
实际上,对租书店被读者淘汰的主要症结,一些投资者也心知肚明。小本经营、竞争激烈、经营模式陈旧、图书售价走低、网络发展、读者阅读习惯的转变……刘老板一下给记者列出了好几个租书店没落的理由。但由于当初入行的租书店投资者大多是小本生意的经营者,没有足够的资金也不愿意花心思去更新图书结构、更换图书类型。
租书业出路在何方
既然市场需求仍旧旺盛,为何租书业却日渐没落呢?租书业的出路究竟又在何方?
从业20年的刘老板认为,当务之急必须迅速改变图书结构,改变经营方式。针对当前消费者的阅读特点,对图书进行更新和增加种类,以适应读者多元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阅读群体。
当然,为了吸引消费者,还要改变营业环境,以装修高雅、宽敞明亮的场所代替过去那种昏暗、狭窄的小店经营。现在人看书的同时也重视休闲,如果租书店能像茶楼、咖啡馆一样,让人们看书、选书的同时听听音乐、喝喝茶,相信一定能吸引不少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