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旧酒瓶奏广东音乐
南海一位六旬老伯自制玻璃琴圆了玻璃音乐梦
本报佛山讯 记者杨昱摄报道:南海狮山官窑有一位退休老人,用精心选取的11个玻璃瓶制造的“樽琴”,可演奏全部广东音乐。
11个晶莹的玻璃瓶垂挂在横杆上,瓶子从低到高标着音符,瓶盖打开,每一个瓶子里都装着或深或浅的五颜六色的水。昨日,记者见到今年已经63岁的陈炳松,听他用自制的玻璃琴演奏广东音乐,确是别有一番风味。
创意源自玻璃音乐
松叔从二十几岁就开始迷上了音乐。 上世纪60年代初,松叔从石门中学高中毕业后当了4年教师,随后到了广州的一家企业工作,其间,他始终都没有放弃自己最钟爱的音乐,木琴、铝板琴都很少有人弹,却是他最拿手的,广东音乐《彩云追月》、《雨打芭蕉》、《平湖秋月》及粤曲《禅院钟声》等更是他的最爱,稍有闲暇,就会拨弄。
松叔称自己的玻璃琴为“樽琴”(即用酒瓶制造的琴),这个创意源于上世纪50年代。还在上初中的他得知中国组团前往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该团演奏的广东音乐获奖,被国际友人称赞为玻璃音乐。他当即萌发一个念头,何不用玻璃奏乐,那才是名副其实的玻璃音乐。松叔说,这个想法直到退休后才得以实现。一日中午,他偶而用筷子敲打了一下酒瓶,觉得这声音好听,于是继续敲打其他不同的酒瓶,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于是,我想如果将酒瓶按发声高低,排成一组音节,那岂不是可以制成一个‘樽琴’用来演奏乐曲了吗?”
为寻酒瓶泡收购站
有了这个想法后,松叔马上开始行动。从今年的6月开始,他便到狮山的一些废品收购站,挑选能够制作琴的玻璃瓶。三个月来,为了试出最好的音色,他多次拿不同的玻璃瓶反复试音,三番四次才把音色定下来。松叔介绍说,最先他就是在收购站遍寻质佳的瓶子,他手执竹木细条,在如山堆积的废旧酒瓶里寻找,逐个敲击,觉得音质好的就挑出来。将选上的70多个空瓶带回家,在自家的小院里,他慢慢地敲,慢慢地试,耐心推敲。最后他挑出11个瓶子,装上清水,按音节高低试音添加不同分量的水,为了使“乐器”好看些,他在每个瓶子里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这样一架民间特色的玻璃琴就出炉了。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