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重来冰川退缩沙尘下降候鸟不来
气温持续偏高气象灾害频发
本报综合报道国家气象局在今年9月21日发布的一份监测报告称,目前太平洋热带海洋大气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受其影响,今冬中国气候可能将呈现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的特征。
国家气候中心称,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季,中国气候呈现的特征有:除了东北北部、青藏高原等地,其余包括北京在内的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比常年偏高;除江淮、黄淮和青藏高原之外,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的预测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验证。尽管还没有最后证实,“暖冬”的提法在各地都已经纷纷不断。
11月7日,中央气象台预报再次称,未来10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渤海赤潮秋末出现
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经鉴定,其生物种类为球形棕囊藻。有关专家介绍,渤海海域在目前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近年来尚属首次。
据河北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介绍,今年天气情况特殊,气温、水温均较往年偏高,而且天气系统稳定,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有关专家认为,渤海海域位于我国北方,赤潮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季,而这次赤潮发生在10月末,并且生物种类为棕囊藻,这种现象为近年来首次出现。随着天气转冷,赤潮将逐渐消亡。
西部冰川八成在退缩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近50年来,由于我国西部平均气温每10年上升0.2摄氏度,致使约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时银等专家,选取西部地区5000多条具有代表性的冰川,对其近5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中,只有少部分处于前进状态,而约82%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面积减少了4.5%。
刘时银介绍,祁连山西段西北坡170条冰川中,95%的冰川以每年4.9米的速度退缩。天山北坡的冰川几乎都处于退缩状态,南坡约69%的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日喀则沙尘天气下降
西藏自治区气象部门的一项研究表明,受全球变暖影响,降水增多,荒漠化较为严重的西藏日喀则地区沙尘天气呈逐年下降趋势。
气象专家研究发现,日喀则地区大风、浮沉、扬沙、沙尘暴天气发生次数总的演变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渐减少。
日喀则地区气象台台长卓嘎介绍,根据资料分析,大风日数的减少是沙尘天气日数减少的原因之一。此外,从降水量上分析,日喀则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与近20年来沙尘天气的变化呈下降趋势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沙尘天气的年际变化与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卓嘎介绍,“近年来,随着天气变暖,降水增多,加之政府加大了对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这是沙尘天气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洞庭湖候鸟减半
14日,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几名工作人员望着不远处零星起落的候鸟,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往年这个时候,雁阵北来,鸭鸣如歌;受暖冬和洞庭湖低水位影响,眼下东洞庭湖飞来的候鸟比往年减少一半左右。
“往年这个时候,洞庭湖区会出现第一次寒潮,大批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这里过冬。”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对记者说,“今年,由于气候变化异常,迟迟没有寒流南下,这里只有零星的候鸟光顾。”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洞庭湖水位低于往年,苔草大量枯黄,以苔草为食的候鸟缺少食物,致使越冬候鸟数量大大减少。据观察估计,目前保护区内候鸟不到4万只。
图为11月13日,在河北黄骅市南排河镇岐口村一个滩涂养殖场,一名渔民正在清理已经抽水后的养殖场。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给河北黄骅沿海渔村的渔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