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记者卢文洁、黄茜通讯员卢建民)昨晚,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报告厅里人满为患,人们仿佛重新体验了上世纪90年代的“汪国真热”……作为暨大校友的汪国真,重返母校和大学生分享他诗歌创作的历程(见右图,海国摄)。尽管诗歌为他带来了诸多荣誉,汪国真却在昨晚演讲中宣称“我不关心现代诗坛,我和现代诗坛很隔膜”,他的诗歌创作数量也从高峰期的每年一两百首锐减到如今的每年十首左右。
过往:
汪诗曾是大学生“恋爱宝典”
22岁时,年轻的汪国真踏入暨南大学的校门。还在读大一时,汪国真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处女作,这是他正式“进军”诗坛的起点。1990年起,他的一系列诗集陆续出版,顿时掀起“汪国真现象”,他的很多抒情诗和哲思短语被学生们搜寻、摘录、互赠、朗读,成为时尚。
昨晚,已经50岁的汪国真回顾他这段足以自豪的创作历程,开玩笑地说当年他的诗歌在大学生中传唱太广,甚至被学生们引用做“恋爱宝典”。
某间高校一女生回绝追求者,用的是汪国真的诗《请你原谅》——“阳光纵然慈祥,也没有力量让每一棵果树都挂满希望,我们怎能责怪太阳。我纵有爱心,也没有可能圆你每一个绮丽的梦想。因此,请你原谅。”汪国真说,没想到自己的诗竟然有这种功能!无独有偶,汪国真去到另一间高校演讲时,又听说了类似的事情:这次是男生回绝女生——《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汪国真认为,他的诗歌之所以能得到那么多读者喜欢,是因为拥有真情实感,能引起共鸣。曾经有一位女军官给汪国真写信说,女军官过生日时,收到来自不同朋友的许多礼物,其中有8份是一模一样的,那就是一本汪国真诗集。
如今:
诗歌创作数量锐减年均十首
2001年,从来不曾涉足音乐领域的汪国真开始学习作曲。按照他自己的计划,要给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作曲,到2005年,他已经完成300首唐诗宋词的谱曲。而与此同时,汪国真的诗歌创作却在锐减,在他的创作高峰期,每年诗作上百首,多时超过两百首,但现在每年只写诗10首左右,人们不禁纳闷他是否“改行”了。昨晚,有学生直接向汪国真提问:转向作曲而不将主要精力放在诗歌上,是不是因为诗歌的创作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汪国真回答说:“我不关心现代诗坛,我和现代诗坛很隔膜。我追求的是与读者贴近,现在的诗人离读者很远,离我也很远。”
大学生再追问,现代诗人伊沙提出一个观点“诗人应该有一种决绝,不要老想着读者,平庸的诗人才把大众挂在嘴里”,请问汪国真怎么看待这一看法?
“我觉得优秀的诗歌,最权威的评价标准,一个是读者,一个是时间。经不起读者和时间双重标准检验的诗歌,要么是不好的诗歌,要么是不那么好的诗歌,要么是垃圾。”汪国真始终坚持着自己“为读者而诗”的创作观点。
汪国真小传
汪国真,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任职中国艺术研究院。1990年起,出版诗集《年轻的潮》、《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数十种。1990年在出版界被称为是“汪国真年”。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一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