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昨天在南京召开,来自江苏、浙江、上海三地的气象专家就全球和地区的气候变化、灾害性天气进行了交流。省气象台首次根据雷电袭击造成灾害程度的不同将全省划分为四个区域。而南京今年降雨量的减少,长三角地区气温的不断升高等问题均被关注。 南京 正从“雨岛”变成“干岛”?
城市形成后,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多,导致降雨的必要物质———大气气溶胶,即灰尘等可吸入颗粒物增多,日渐形成雨岛。但连续干旱的南京似乎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大有变成“干岛”之势。
刚刚过去的10月,南京的气温创造百年历史新高,却几乎没有一滴降雨,进入11月,只有13号才飘下了几滴雨。
干燥的天气背后是否有着原因?专家介绍,传统的理论认为,城市中灰尘增多,成为大气的气溶胶,给降雨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而城市的地面粗糙,对移动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城市雨时增长,导致城市有雨岛之说。近年来,这一说法遭遇到了挑战,尤其是这几年开始的秋季长时间的干燥无雨天气让南京似乎正从“雨岛”变成一座“干岛”。
省气象台专家魏建苏等通过对南京、镇江长江水位与降雨的关系研究发现,原来40年来,北纬31度以南地区可利用的降雨量偏多,而北部偏少。而南京恰好位于北纬32.03度,日渐减少的降雨是否与此有着某种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显著影响区域主要位于北纬31度以南地区。从6月开始,影响的区域逐渐南移,到了7月,区域从北纬32度跳跃了一个纬度,转到了北纬31度以南地区,南京都与之不搭界。
今年进入秋季,南下的冷空气南下到黄河流域就受到阻挡,而南方的暖湿气流又无法北上与冷空气会合,形成降雨,南京一直与雨无缘。不仅如此,2004年以来,南京的梅雨降雨一直不温不火,很不标准,降雨少,时间短,传统的城市热岛效应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过南京大学气象专家表示,是干岛还是雨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可证明的资料证据太少,还不足以验证这一转变,但也不排除正在进行转变的可能性。
迈皋桥山西路二氧化硫污染最重
气象专家通过对2001年到2005年南京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分析发现,在南京6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国控点中,迈皋桥和山西路的二氧化硫污染最严重。其中刮风下雨,气温高低也会影响城市的污染。
专家介绍,城市的空气污染浓度的高低,除了与污染源的强度有关外,与风速、温度、天气的阴晴等气象要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天气发生变化时,例如强冷空气过境几个小时内,大气的扩散能力可以增强10倍以上;而如果连续晴好天气就非常不利于大气的扩散,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专家说,迈皋桥和山西路的二氧化硫污染之所以严重,主要是迈皋桥所在的南京市北部集中了许多规模较大的工厂,是一个污染源地,而山西路偏北,受到了连累。江苏 每年“天灾”损失300亿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统计,高速公路上发生的死亡事故,有20%是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其中,低能见度的浓雾已成为最大的马路杀手。而江苏省气象局局长卞光辉透露,江苏每年因天灾造成的损失高达300亿。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副所长严明良说,根据对2004年1月到今年9月的统计发现,江苏高速公路上发生的死亡事故,20%是极端灾害性天气造成的,除大雾外,高温、大暴雨、大风、积雪、冰冻都是交通的致命杀手。严明良介绍,目前江苏气象部门在沪宁高速每隔10公里布下一个自动气象站,构建大雾预警体系。据了解,目前江苏高速公路建立气象灾害预警的只有沪宁高速,而沪宁高速南京至苏州段仅200多公里,仅占江苏高速公路3000公里的1015。
江苏省气象局局长卞光辉透露,灾害性天气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台风、寒潮、龙卷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江苏的影响日渐显现,江苏每年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在300亿左右,防灾减灾已刻不容缓。
划分雷电受灾等级区域
每到夏季,雷电几乎活跃在每个角落。省气象台首次对雷电“爱好”划分发现,雷暴居然也“嫌贫爱富”,经济发达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以及扬中、靖江成为雷灾高度脆弱区。
通过对2000年到2004年间发生的雷电灾害的研究专家发现,江苏的雷灾频繁,5年发生515例雷电致灾情况,平均每年有103个雷击事故发生。但进一步研究发现,雷电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去,专往富裕的地方跑,专门冲着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信息系统发达、水网密布的太湖、洪泽湖、长江等区域以及高海拔地区下手。515例雷灾绝大多数发生在这些地方,尤其是城市受灾最严重。
根据雷电的偏好,综合多年平均雷暴日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等指标,以雷灾脆弱度为区划标准,省气象台将江苏划分为雷灾高脆弱区、较高脆弱区、脆弱区、低脆弱区。其中东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扬中、靖江是雷灾高脆弱区。相反,经济欠发达的区域,雷暴则极少光顾。夏季雷雨时,江苏最安全的地方在连云港、徐州、盐城和淮安北部,这些地方是最低等级的雷灾脆弱区。专家认为,雷暴之所以不喜欢这些地方,主要是它们以农业为主,工业生产欠发达。而就南京而言,也并不全都是雷暴高发区,城郊差别就很大。城区是雷暴高发的区域,而郊区和高淳则低了一个等级。记者戚在兵
长三角 过去5年气温升高0.35℃
未来50年,长三角地区气温最高将升高1.79℃。昨天的论坛上,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通过研究预计,即使是以最低排放标准计算,到2050年,长三角地区的升温也会达到1.19℃,而最高可达1.79℃。
气候变暖一直是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目前,科学家把目光从全球转到长三角这一区域研究发现,1961年以来,长江三角地区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其中上世纪90年代平均气温比50年代高了0.9℃。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与长江流域从90年代开始显著变暖关系密切。通过与1961-1990年过去30年的资料对比发现,90年代(即1991-2000),长三角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35℃。而这种势头越来越显著,2001年到2005年长三角地区温度又升高了0.35℃,超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10年的升温幅度。
未来50年将升温1.19℃ 1.79℃
目前的升温势头会不会继续?借助目前国际最先进的ECHAM5大气环流模式,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曾小凡成功揭开了50年后长三角的气候面貌。
曾小凡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三种排放标准,即最高排放、中等排放、最低排放计算发现,如果经济发展依然过分依赖石油等矿物燃料粗放发展,最大限度地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到2050年长三角的温度将比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上升1.79℃;相反,如果把工业发展转向服务行业、信息技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温会减少0.6℃,即1.19℃。而中等模式下,长三角的增温也会减少0.37℃。
专家表示,这种升温开始是一个慢慢升高的过程,随着越积越高,到2040年升幅变大,会有一个小“跳跃”,届时最高的升幅可达1.67℃。
2030年开始降水将明显增加
长三角气温的升高带来的影响将逐步显现,降水也会呈现增加趋势。高排放情况下,尽管前30年会减少,但从2030年开始后20年会显著增加;中等排放强度下,情况则恰好相反;低强度下,降水则会一直在增加。研究发现,这种增加会在2030年到2050年两个10年最为明显。与1961-1990年平均降雨量相比,预计2040年降雨量最多可增加4.3%左右。全国30年地面温度高了0.35℃全球变暖,给普通老百姓的感受是:夏天更热了,冬天比以前暖和了。但省气象中心项瑛等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在加热空气的同时,让我们脚踩的地面也变热了,而且一下子上升了0.35℃。
省气象中心的研究员在全国选择了646个有代表性的站点温度,通过1960年到2000年的41年地面温度变化比较分析发现,整个中国的0毫米地表温度,除了上个世纪60-70年代有一次下降过程,从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与60年代相比,整个中国的地面温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升了0.35℃。尤其是冬季最为明显,在暖冬的影响下,地面温度升高了1.7℃。
“主要还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对于地面温度的升高,项瑛分析认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空气温度升高,一部分传导到了地面,“加热”了地面。而地面变热后又向空气中传递热量,形成了地面和空气相互加热的循环过程。 |